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18:58: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用效率: 光照强弱、二氧化碳供应、必需矿质供应 生物固氮 固根瘤菌(需氧异养)只有侵入到豆科植物才能固氮。某些根瘤菌可侵入多种豆科植物。 氮根瘤菌(消费者);圆褐固氮菌(分解者)。 微圆褐固氮菌能分泌生长素。 生物:共生、自生16 / 23

。 将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施到土壤中从而提高产量。 农业生产:增加氮素17 / 23

措施两类。 第三章 第三章 遗传与基因工程 细胞质遗传 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特点:母系遗传;无一定分离比;同一植株可能表现多种性状。 原核细胞:非编码区+编码区 真核细胞:非编码区+编码区(外显子+内含子) 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 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推动生物高新技术发展。 基础:各种生物都具有同一套遗传密码。 基本步骤: 提取→结合→导入→检测和表达。 提取目的基因:直接分离、人工合成。 当表现出目的基因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基因工程能为人类开辟食物来源。 技术 转基因 转基因 工程菌 健康基因 导入 缺陷细最能说明细胞质遗传的实例: 紫茉莉质体遗传。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 能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 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在调控序列中,最重要的是 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聚 合酶结合位点。 在真核细胞中,每个能编码 蛋白质的基因都含有若干个 外显子核内含子。 基因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主要存在微生物) 基因针线——DNA连接酶 基因运输工具——运载体 (质粒、病毒) 最常用的质粒:大肠杆菌的质粒。 运载体条件:复制并稳定 保存;多个限制酶切点; 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基因结构 基因工程 应用 生产药品 基因治疗 胰岛素、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疫苗 18 / 23

胞 农牧食品 环境保护 基因诊断 环境检测 侦查罪犯 转基因 转基因 DNA探针 DNA探针 DNA探针 蛋白质工程 优良品质、抗逆性、动物产物、食物 转基因生物净化 部分DNA片段在个体间有显著差异 在试验室里加快进化过程。 向日葵豆、抗虫棉、 乳腺细胞(蛋白) 假单孢杆菌 → 超级细菌 水质监测(快速、灵敏) 第四章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细胞生物膜系统 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连续性。 核糖体翻译→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再加工。 作用: ① ① 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 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 ② 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 ③ 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1、理论 阐明细胞生命规律 2、工业 选择透过性(海水淡化、污水处理) 3、农业 抗逆性(抗旱、抗寒、耐盐) 4、医学 人工膜(人工肾) 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核移植 应用 人工种子 植物细胞工程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分化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 动物细胞培养可检测有毒物质的快速 动物细胞融合最重要用途:单克隆抗体。 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其它生产 / 意义 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 杀虫剂,染料、化妆品原料(紫草素) 白菜-甘蓝 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扩大可杂交 19 / 23

的亲本组合范围;定向改变性状。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区别 蛋白质制品:病毒疫苗、干扰素、 单克隆抗体。皮肤补偿。检测有毒物质。 单克隆抗体 生物导弹(抗体) 细胞工程 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 扩大可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 应用:克隆、新物种、医药 基因工程 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遗传性状 应用:医药、农牧业、食品业、 环境保护、邢侦 第五章 第五章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微生物类群 细菌、放线菌、病毒 细菌分裂方式:二分裂。 多数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 营养: 各种成分: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碳源——构成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 氮源——合成蛋白质、核酸和含氮产物。 生长因子——合成酶和核酸。 培养基配置原则: 目的明确、营养协调、PH要适宜 谷氨酸生产: C:N = 4:1 菌体大量繁殖 C:N = 3:1 谷氨酸大量合成 培养基种类:记忆实例 分类 物理 化学 用途 病毒的衣壳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糖类(葡萄糖)是最常用的碳源。 不同种类微生物对碳源种类、数量有不同要求。 铵盐、硝酸盐是最常用的氮源。 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天然物质(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液)可作为生长因子。 PH: 细菌——6.5~7.5 放线菌——7.5~8.5 真菌——5~6 谷氨酸棒状杆菌——7~8 半固体:观察运动、留种 天然培养基:工业生产 液体:工业生产 微生物营养 固体:分离、鉴定 合成培养基:分类、鉴定 选择培养基:抑制剂、促进剂 鉴别培养基:指示剂、化学药品 微生物代谢 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代谢异常旺盛的原因: 代谢调节:酶合成调节、酶活性调节。 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能够迅速与外界进行物质20 / 23

最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wv1p2cdgt8uhsm07tfq670et7c1ze0175d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