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达标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题 号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立体图形中,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
一 二 三 总 分
2.在Rt△ABC中,∠C=90°,BC=3,AB=5,则sinA的值为( ) 343
A. B. C. D.以上都不对 554
k
3.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B在y轴上,顶点C的坐标为(-3,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
x点A,则k的值为( )
A.-6 B.-3 C.3 D.6
(第3题)
(第4题)
=3,DE=2,则EF的长为( )
A.4 B.5 C.6 D.8
(第5题)
4.如图,AD∥BE∥CF,直线l1,l2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已知AB=1,BC
5.如图,在?ABCD中,若E为DC的中点,AC与BE交于点F,则△EFC与△BFA的面积比为( ) A.
2 B.
C.
D.
6.如图,放映幻灯片时,通过光源,把幻灯片上的图形放大到屏幕上,若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为20 cm,到屏幕的距离为60 cm,且幻灯片中的图形的高度为6 cm,则屏幕上图形的高度为( )
A.6 cm B.12 cm C.18 cm D.24 cm
(第6题)
(第7题)
(第9题)
k1k17.如图,反比例函数y1=和正比例函数y2=k2x的图象交于A(-1,-3),B(1,3)两点,若>k2x,则x
xx的取值范围是( )
A.-1
3
8.如果点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那么( )
xA.y1 9.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观测站,AB=2 km.从A站测得船C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B站测得船C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C离海岸线l的距离(即CD的长)为( ) A.4 km B.(2+2)km C.22km D.(4-2)km 10.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点E在CB延长线上,连接ED交AB于点F,AF=x(0.2≤x≤0.8),EC=y.则在下面函数图象中,大致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 (第10题)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k 11.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y=(k≠0),使它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这个函数的 x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1 12.在△ABC中,∠B=45°,cosA=,则∠C的度数是________. 2 3 13.在下列函数①y=2x+1;②y=x2+2x;③y=;④y=-3x中,与众不同的一个是________(填序号), x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2 m的竹竿的影长为1 m,同时测得一栋建筑物的影长为12 m,那么这栋建筑物的高度为________m. 15.活动楼梯如图所示,∠B=90°,斜坡AC的坡度为梯从A点到C点上升的高度BC为________. ,斜坡AC的坡面长度为8 m,则走这个活动楼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数是________. (第18题) 16.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17.如图,在△ABC中,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D=1,DB=2,则△ADE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的比是________. k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二、 x2 四象限的A,B两点,与x轴交于C点.已知A(-2,m),B(n,-2),tan ∠BOC=,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5为________________. 6 19.如图,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有两点A,B,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2,6,则△AOB的面 x积是________. (第19题) (第20题) 20.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10,点E在CD上,将△BCE沿BE折叠,点C恰落在边AD上的点F处;点G在AF上,将△ABG沿BG折叠,点A恰落在线段BF上的点H处,有下列结论:①∠EBG3=45°;②△DEF∽△ABG;③S△ABG=S△FGH;④AG+DF=FG.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2都填上). 三、解答题(21题4分,22题8分,23题10分,26题14分,其余每题12分,共60分) 1? 21.计算:(5-π)-6tan30°+??2?+|1-3|. 0 -2 k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二、 x4 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过点A作AH⊥y轴,垂足为H,OH=3,tan∠AOH=,点B的坐 3标为(m,-2). (1)求△AHO的周长; (2)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第22题) 23.如图,点A,B,C表示某旅游景区三个缆车站的位置,线段AB,BC表示连接缆车站的钢缆,已知A,B,C三点在同一铅直平面内,它们的海拔高度AA′,BB′,CC′分别为110米,310米,710米,钢缆AB的坡度i1=1∶2,钢缆BC的坡度i2=1∶1,景区因改造缆车线路,需要从A到C直线架设一条钢缆,那么钢缆AC的长度是多少米?(注:坡度i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 (第23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