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0:27: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令t=f(x),

∴t﹣at+b=0有2个不同的正实数解,

①其中一个为在(0,1)上,一个在(1,2)上;

2

所以,

②其中一个根为0,另一个根为1, 所以a=1,b=0

其对应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

则表示点(a,b)与(0,0)连线的斜率, 所以

[0,),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曲线y=ax3+x2﹣a在(1,1)处的切线过点(2,6),那么实数a= 1 .

322

【解答】解:由y=ax+x﹣a,得y′=3ax+2x,

∴y′|x=1=3a+2,

32

则曲线y=ax+x﹣a在(1,1)处的切线方程为y﹣1=(3a+2)(x﹣1),

把点(2,6)代入,得6﹣1=3a+2,即a=1. 故答案为:1. 14.设向量=(是 ﹣2

,1),=(x,﹣3),

,1),=(x,﹣3),且⊥,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

【解答】解:根据题意,向量=(若⊥,则?=则﹣=(0,4), 则有(﹣)?=﹣12, 故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故答案为:﹣2

x﹣3=0,解可得x=

==﹣2;

1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90°,AB=2,BC=CC1=1,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解答】解:以B为原点,BA为x轴,BC为y轴,BB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2,0,0),B(0,0,0),B1(0,0,1),C1(0,1,1),

=(﹣2,0,1),

=(0,1,1),

设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为θ, 则cosθ=

∴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答案为:

16.分形几何学是一门以不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分形的外表结构极为复杂,但其内部却是有规律可寻的.一个数学意义上分形的生成是基于一个不断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种基于递归的反馈系统.下面我们用分形的方法来得到一系列图形,如图1,线段AB的长度为a,在线段AB上取两个点C,D,使得AC=DB=AB,以CD为一边在线段AB的上方做一个正六边形,然后去掉线段CD,得到图2中的图形;对图2中的最上方的线段EF作相同的操作,得到图3中的图形;依此类推,我们就得到了以下一系列图形:

记第n个图形(图1为第1个图形)中的所有线段长的和为Sn,则 (1)S3= 4a ;

Sn<2019恒成立,(2)如果对?n∈N*,那么线段AB的长度a的取值范围是 (0,] .

【解答】解:(1)由题意,得图1中的线段为a,S1=a, 图2中的正六边形边长为a,S2=S1+a×4=S1+2a=3a; 图3中的最小正六边形的边长为a, S3=S2+a×4=S2+a=4a;

(2)图4中的最小正六边形的边长为a, S4=S3+a×4=S3+a, 由此类推,Sn﹣Sn﹣1=

a,n≥2,

因为Sn=S1+(S2﹣S1)+(S3﹣S2)+…+(Sn﹣Sn﹣1)

=a+2a+a+a+…+a=a+

=a+4a(1﹣)<5a,

对?n∈N*,Sn<2019恒成立,可得2019≥5a, 即0<a≤

].

故答案为:4a,(0,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点(n,Sn)(n∈N*)在函数f(x)=x2+x的图象上.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的前n项和为Tn,证明:Tn<.

22

【解答】解:(1)∵点(n,Sn)在f(x)=x+x的图象上,∴Sn=n+n.①,2

当n≥2时,Sn﹣1=(n﹣1)+(n﹣1).②,

①﹣②,得an=n.

当n=1时,a1=S1=+=1,符合上式, ∴an=n. (2)由(1)得∴Tn=

+

+

+…+

=(﹣

)+×(﹣

),

=×(1﹣)+×(﹣)+×(﹣)+…+×(

=(1+﹣=﹣(

+

﹣) )<.

18.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是2,AA1⊥面ABC,D,E分别是AC,CC1

的中点.

(1)求证:AE⊥平面A1BD; (2)求三棱锥B1﹣ABE的体积.

【解答】解:(1)证明:∵AB=BC=CA,D是AC的中点, ∴BD⊥AC,

∵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

∴平面AA1C1C⊥平面ABC,且平面AA1C1C∩平面ABC=AC, ∴BD⊥平面AA1C1C,

∵AE?平面AA1C1C,∴BD⊥AE.

又∵在正方形AA1C1C中,D,E分别是AC,CC1的中点, ∴A1D⊥AE,

又A1D∩BD=D,∴AE⊥平面A1BD. (2)解(割补法):=S△ABC×AA1﹣=

×BD =

﹣VB﹣ACE﹣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9lt7v98t68ub00wtu64vbt01gdv9005hh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