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中国死刑制度的现状与未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4:54: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中国死刑制度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张亚蒙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4年第01期

【摘 要】死刑存废问题成为我国改革中的难题,究竟是废是留目前可谓百家争鸣。随着国际人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及社会民主法治水平的提高,对死刑存废之争的理论性探讨,总结分析思考死刑存与废的价值意义。着眼于我国自身的法律现状,包括理论背景、当前制度的局限性或采取中立死刑态度及严格限制死刑并逐步废除死刑的刑事政策的现实,目前我国应积极应积极应对这意思性问题引起的巨大潮流,充分考虑本国死刑制度建立的背景目的,合理借鉴吸收外国改革的优秀成果,以时代精神对法律规范做出新的解释,为限制死刑、废止死刑提供法律理论和技术的支持。

【关键词】死刑存废;严格限制死刑;社会契约;人道性; 文章编号:1673-0380(2014)01-0156-01 一、死刑废止论的概述

18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1]一书中首次阐述死刑的弊端及废除死刑的理由,从而拉开了死刑存废之争的序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权运动的发展,要求废除死刑以拯救作为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国际人权运动的加剧和诸多国家废除死刑的实践,使废除死刑已成为国际社会刑罚改革的先导,并将是否废除死刑作为衡量各国或地区人权状况的重要因素。

死刑作为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刑罚,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的血亲复仇。死刑废除论最初的也是相当有力的的一个支点是宗教。究其原因,就在于宗教往往都带有对生命神圣性的信仰。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命神圣说是支撑死刑的废止的最原始的一种理念。而由这个“生命权不受侵犯”演化到“死刑废止论”经历可以看出,对自然权利的推崇和对生命权的推崇几乎划等号,对生命权的推崇又可以推论出死刑的不合逻辑性。因此,死刑废止也是体现了对自然权利的尊重。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死刑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存在,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刑罚制度。但是自启蒙运动开始,以贝卡里亚为代表的废止死刑论者对死刑制度展开了猛烈的抨击,自此,人们开始对死刑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也重新认识了死刑的价值。时至今日,死刑已经与当今文明社会显得格格不入,逐渐被人类社会边缘化,行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死刑保留论的概述

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要保证人类社会正常、有序地运行,必须要借助于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践已经证明,人类社会中没有自然的因果

搜索更多关于: 论中国死刑制度的现状与未来 的文档
论中国死刑制度的现状与未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go451nvc0ne2d1fovz9epjx24qp9012q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