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声乐、钢琴等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教育理论方面的修养外,还应该具有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它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然后,语言可以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这句话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与艺术性。一位好的老师,他懂得用情感,用智慧加注在语言上来引导学生,引导这些不同的个体。所以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艺术。老师亲切温和的语言,使学生百般回味;老师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给学生带来快乐;老师热烈奔放的语言,给学生激情;老师温柔细腻的语言,使学生真诚……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 课堂导入语的艺术
音乐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特别是文学有着不解之缘。精妙的语言导入是引人入胜的引子,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还可以引导其更快地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中,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之产生新奇感,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注重每堂课导入环节的语言美,要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到美的享受。例如:“古今中外的诗人用文字来描绘浓浓的思乡之情。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李白,他写了一首思乡的古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吗?”由《静夜思》来引入余光中的《乡愁》,进而为学唱《故乡的亲人》做好铺垫。例如:“西部是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着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和美妙动听的音乐,试想,如果我们有这么美丽的家乡,我们能不歌颂它吗?”来导入《走进西藏》。也可在导入中采用朗诵的形式,利用语言的韵律、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感让学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心灵的美化和情感的升华。用这种导入方式使得学生能快速的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新课进行学习。如果是用很死板的导入语说:“今天我们要上第X单元《走进西藏》,请同学们……”这种导入方式不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直接把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打消,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也严重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质量。
二、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林•G•卡尔汉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连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师与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