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1 0:29: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新安中学 孙敬先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古代散文教学选篇之一。现依据教学指导思想、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学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说教材和学情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自己的习作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培养自学能力。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归纳文中词类活用情况。了解“以”、“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技能目标:反复诵读,串讲翻译,问题探究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手法 教学难点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点拨法: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二)学法

1、诵读法。学生在诵读中能用最短的时间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和作者的推理逻辑。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从

1

两方面进行指导: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地作一些批注,达到能读懂的目标。第二课时,指导学生圈点出表示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词语,如“悔”、“叹”、“无悔”、“所得”

3、猜读法。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总体设想: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梳理、探究;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积累。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今天我们上一节“物理”课,“悟物穷理”。就是对事物多思考,多琢磨,钻研其中的道理。

智利诗人聂鲁达在一首诗中写道:“一粒沙里藏着一个世界,一滴水里拥有一片海洋。”佛语说:“一花一世界”,这些话都告诉我们:一件很小的事物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见微知著,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今天来研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从而借鉴其因事说理的写作技巧。 学生自读注解① ,教师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二 、朗读,圈画,明记游

(1)范读,(略)

(2)自由朗读, 学生绘制游览示意图 (3)齐读 ,先1、4段;后2、3段 (4)全文思路:(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设计问题并点拨思路 三、探究 点拨,明说理

讨论: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圈点勾画 ,老师板书 明确: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 悟理: 要有志 要深思慎取 四、探究,归纳,明写法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点拨: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五、作业布置,明迁移

背诵全文。并请运用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小语段,谈谈生活中的小感悟。不少于300字。

六、说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叙(略)记山(山 → 院 → 洞 → 碑)碑文漫灭 (详) 游洞(前洞 → 后洞) 悔 深思 治学 议 志 无悔 力 得 叹 物 深思慎取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3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要点】 1.辨析词类活用

2.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 1、指名背诵三段 2、集体朗诵课文

3、发放课堂练习,学生完成

4、“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

5、指名学生汇报完成文后练习四的情况(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补充订正) 6、辨析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7、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4

搜索更多关于: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的文档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r2t18kct2wkqr4m2m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