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122~12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3.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写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知识梳理
师:同学们,二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我们已经探究完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把这学期学过的的知识来理一理、练一练,把它们分别“打包”, “储存”到我们的大脑里,随时用随时能“调取”出来。
(一)明确复习任务
教师出示计数器,拨一个数(见图1)。 师:同学们,谁知道老师拨的这个数是多少? 预设:2506。
师:你是怎样读出来的?
预设:千位上是2,表示2个千;百位上是5,表示5个百;个位上是6, 表示6个一,所以这个数是2506。
读作:二千五百零六。
(师相机板书:2506 读作:二千五百零六。)
师:看来同学们对数的读写方法已经掌握,与此同时,我们还一起探究了关于大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有关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哪些知识?
预设: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口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笔算……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设计了一个老师拨数让学生读数的情境,激起学生上课的热情。同时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层面,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内容。
(二)整理知识点并交流
方法提示:请同学们对照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第二、四、六单元的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三)集体梳理,构建网络
师:以上大家自主回顾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知识,现在我们再来共同梳理一下。师引顾,并形成结构图2)
图2
(教领回逐步以下图。见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识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理清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同学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多媒体出示综合练习1(见图3)。 温馨提示:让学生根据万以内数的读法以及数的组成连线。
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读数时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
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写出下面各数。(课件出示)
二千七百 四千六百 三千零八十九 五千 六千零五 二千八百零六 温馨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各数。 订正时,说说写数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写数时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多媒体出示综合练习4。
图3
300+400= 700+800= 5000+1000= 280-200= 60+500= 760+120= 70+140= 1000-800= 980-460= 650-30= 260-130= 400+600= 温馨提示:让学生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快速口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口算过程,教师最后强调口算方法。 4.多媒体出示综合练习3。 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1)我们学校有学生1952人,约 人。 (2)滨海大桥长2052米,约 米。 (3)一篇文章有8978个字,约 个字。 温馨提示:让学生写出每个数的近似数。 交流时,说出每个近似数的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上面的复习后,对知识的应用也同时进入了跃跃欲试的状态,通过练习的设计,一方面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将本节课的学习推向高潮。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师:同学们,以上几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如果老师加大难度,你们还有没有信心完成?好,孩子们,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如何验算加减法,你们还记得吗?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及验算方法)
师: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好吗?
1.多媒体出示综合练习5,用竖式计算并验算(见图4)。 (1)分三组进行。每2道题为一组,分别指名2名学生到黑板完成,其余的学生任选2题完成。
(2)全班交流时,让板演的学生讲述自己的计算和验算过程,针对学生的错误点,找出出错原因,及时订正。
图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