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小组内交流找到的语句)
a、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1)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联系上下文内容说一说。 2)、1-5自然段中有两个反问句找出来,改成陈述句。 b、把书看成家,还有一个原因—— 1)、5自然段中有两个感叹句 勾画出来读,读出我们的惊喜
2、读5自然段请你代作者简单地告诉大家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3、让我们来读一首诗。 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二、悟读6、7自然段
1、作者一遍一遍帝都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概括作者读书的方法,给它列个清单吧。(小组内可以交流)
2、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你用过哪些?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读这两个自然段。
理解这句话: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 4、小组内分工背诵7自然段。 三、学习8自然段 1、读8自然段?
全班交流对8自然段句子的理解 。(联系课文前面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再读全文中的比喻句 。 3、再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我来闯关:
1、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
9
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2、将作者读书的方法归纳后写下来。
。 3、写两句读书的名言。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4*我的“长生果”
班级 五 课 时1课时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我能学习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
10
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预习提示:
1、积累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囫囵吞枣、如饥似渴、浮想联翩、不言而喻、流光溢彩、悲欢离合、如醉如痴、津津有味、不求甚解、天长日久、牵肠挂肚等。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体会。 3、体会作者从童年的读书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4、说说自己从课文中学习到的读书和作文的方法。 我来闯关:
A、补充词语
流光( )( ) ( )( )日久 不言( )( ) 黯然( )( ) 悲( )离( ) 千( )一( ) 如( )似( ) 牵肠( )( ) 囫囵( )( ) 不求( )( ) 津津( )( ) 呕( )沥( ) B、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 )
2、形容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3、与众不同。 ( ) C、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在这指的是什么?
D、莎士比亚说:书籍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推荐阅读《三国演义》。
11
5、古诗词三首
班级 五 课 时2课时 评价
主备人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我能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学习重点:能并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