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适宜养殖的牧草栽培和加工技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23:55: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论适宜养殖的牧草栽培和加工技术

一、栽培牧草对土壤的处理

首先是深耕:可以采用畜力犁或拖拉机进行深耕,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一年进行一次深耕。其次是耙地:刚犁过的土地,用钉齿耙耙平地面,耙碎土块,耙除杂草的根茎,起到保墒作用。再次是中耕:出苗后的中耕叫行间中耕。主要是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保墒防旱等。要适时中耕,经常保持土壤疏松,没有杂草,特别是灌后或雨后更要及时中耕,以破除板结,保蓄水分。最后是开沟、作畦与作垄:开沟作畦与作垄,能够排除积水,并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提高地温。地势低洼易涝区,更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二、牧草选种的处理

牧草在种前要进行选种去掉不饱满的种子、杂草种子和皮壳,获得籽饱满、纯净度高的牧草种子。为了加快种子的萌发,播前可用温水浸种。牧草播种之前,进行药物浸种或拌种,预防通过种子传播病虫害。目的在于提高种子的萌发能力,保证播种质量,为牧草健壮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三、牧草的播种

牧草播种和农作物一样,要求适期播种,期适宜的播种期应根据牧草种类、生物学特性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决定。大多数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以秋播最为适宜,一般8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下旬进行。春季播种多于3月上中旬到4月初,在这一时期内,根据墒情,播种愈早愈好。夏播因雨水多,温度高,杂草多,效果较差。冬季寄种,一些耐低温性强的,尤其硬实种子较多的多年生牧草,适当加大播量,亦可进行冬季寄种。 四、牧草合理施肥

牧草的种类不同,所需要的肥量种类、数量也不同。禾本科牧草对氮肥的需要量较大,反应敏感。因此,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有磷、

钾肥。豆科牧草具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应以磷、钾肥为主和少量的氮肥,尤其是在幼苗根瘤尚未形成时,施用少量的氮肥,促进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以磷固氮,促进禾本科牧草的生长。 五、牧草的田间管理

(一)除草及灌溉:防除杂草要“宁早勿晚”,尽可能消灭在杂草开花结籽之前。如消灭禾本科牧草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可用2,4,D—丁酯等除莠剂。每亩用量0.07—0.1公斤,兑水50—60公斤,在禾本科牧草苗高10—15厘米时喷酒,要尽量避免幼苗受害。对于豆科牧草地的禾本科杂草,一般使用苯胺基甲酸、三氯醋酸等,每亩用药量0.75公斤。灌溉:灌溉的时间和次数,因牧草种类、气候与土壤条件有所不同。禾本科牧草从分蘖到开花前,豆科牧草从孕蕾到开花前需水量最大,是牧草灌溉的重要时期。对一年刈割多次的牧草应刈割后及时灌溉;冬季上冻前再灌一次水,有利于牧草的安全越冬和第二年旱春的返青生长。在水源丰富、灌溉条件好的情况下,也应根据牧草的栽培特点与需水规律,进行灌水,争取高产丰收。

(二)病虫害防治:牧草的病害,主要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高等寄生物侵染而引起的。以真菌引起的病害为最多,其次为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此外,牧草因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不足或过多、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或过强以及通风不良、药害等不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病害,称为生理病害。如缺磷而使植株矮小,叶片呈紫红色或出现褐色斑点,叶早落、果实少而小;缺钾植株矮小而萎缩、叶下垂、卷曲、茎叶脆弱易折等。遇上病虫害可以使用使用化学农药,首先要了解所用药剂的性能。其次,应掌握病虫害对药剂的反应。不同种害虫对同一种药剂有不同反应,就是同一种害虫,在不同龄期对药剂的反应也不一样。第三,要注意安全,选择适当的剂理和浓度。施药时注意观察气候条件,微风或无风的晴天宜进行防治,阴雨前不宜用药。

六、牧草的刈割

牧草生长早期,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但单位面积产量低,并

且含水量较多,难于调制干草,随着牧草的生长,蛋白质含量减少,而牧畜不易吸收的粗纤维素增加,适口性降低,尤其豆科牧草基部逐渐木质化,适口性更差。一般来说,禾本科牧草适宜在抽穗期刈割,豆科牧草适宜在现蕾或初花期刈割,称最佳刈割期。刈割高度,牧草的刈割高度对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刈割过高时,营养价值高的叶和基层叶留于地面影响牧草的营养价值,降低了产量。收割高度过低时,当年可多收些草,但由于牧草基部的叶大部分被割去,特别叶量丰富和着叶均匀的牧草,几乎被割去全部叶片,减少了剩余草的光全作用,影响牧草割后再生和地下器官营养物质的积累,以致影响以后各年的产量。一般上繁草刈割可高些,留茬5—6厘米;下繁草应低些,相反应些。冬前最后一次刈割留茬10厘米左右,以利安全越冬。多年生牧草一年要进行几次刈割,应根据牧草生物学特性,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技术水平来定。一般每年可刈割3—4次,多则达5次以上。冬前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牧草停止生长前25—30天。保证牧草在越冬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积累养分,供越冬和下年恢复生长之用。 七、牧草的加工

(一)优质干草应具备的条件:干草是将鲜草干燥并使其含水量保持在16—17%以下的饲料。是在青草或栽培饲料未结实以前刈割,经日晒或干燥而制成的干燥饲草。优良干草应当含有家畜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较高的消化率与适口性。优良干草应是深绿的颜色和芳香的氣味。干草颜色的深浅可作为判断干草品质优劣的依据。茎秆上每一个节基部的颜色是干草所含养分高低的标志。若每个节的基部呈现的深绿色部分越长,则干草所含养分也越高;若呈现淡黄色,则养分较少;呈现白色时,则养分更少。

(二)干草的加工方法:牧草干燥方法的种类很多。大体分自然干燥、人工干燥。自然干燥法可分为地面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发酵干燥法3种。主要采用地面干燥。

1.自然干燥法:牧草刈割后就地干燥4—6小时。使其含水量降

搜索更多关于: 论适宜养殖的牧草栽培和加工技术 的文档
论适宜养殖的牧草栽培和加工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y6ce1gvd36msol1o4w75dq8n1si8z00u9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