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题“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建构的行动研究
一、学生问卷 1.问卷制定
2015年6月,课题组开始着手设计问卷。问卷制定中,课题组综合考虑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文本的选择、阅读模型的建立、阅读经验的推广、阅读技能的掌握、阅读成果的发表、阅读能力的评价等七个方面内容。在问卷的发放上,我们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等三个方面的差异性。
2015年10月,课题组特意选取了3所颇具代表性的学校作为课题实验校:在省级重点学校福州实验小学,由课题组成员王晓莺老师带队,在四年级展开问卷调查;在城区中心学校鼓楼实验小学,由课题组成员卢颖宁老师带队,面向四年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在城乡结合地区仓山第一中心小学,由课题组成员陈秀琴老师带队,在四年级展开《“整本书”阅读状况的问卷调查》。课题组一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集有效问卷987份。
2015年11月课题组收集问卷后,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具体内容包含:1.阅读环境的创设:经过调查可见,整本书阅读课程在不同学校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从整体上看,教师给学生创设的整本书阅读并未以课堂方式固定下来,但也没有铺展开来。从学生问卷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缺乏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2.阅读文本的选择:从问卷中我们看出,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文本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来自老师或家长明确的指导。学生在自主选择文本时,往往倚重的是故事情节的有趣性,其他方面内容(例如语言、表达、问题等等)则对学生选择文本影响不大。3.阅读策略的掌握: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发现阅读策略的掌握并没有对学生产生绝对的“吸引力”,并呈现出多元的态势。学生对阅读策略对阅读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充分的认识。课题组成员认为这与阅读环境创设的缺失有一定的关联。4.阅读成果的发表:学生阅读成果发表多数需要以教师布置任务的方式进行,主动分享阅读成果的学生虽然占据一定比例,但仍然无法撬动学生整体阅读成果发表的推进。在阅读成果发表的形式上,学生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分享,不拘于写作一种形式,但总体上倾向于写作与演讲,还不够多元。
基于以上问卷分析,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了以下思考:如何让愿意主动分享的学生以更多更好的形式分享?如何让“犹疑不绝”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分享?如何在策略上从读到写、从读到演说都成为课题组进一步研讨、解决的问题。
二、基础书目
整本书阅读基础书目当然不能只选择文学类的书,也不能只局限于一个国家的书。还应该有传记类、历史类、自然科学、哲学等类。但无论怎样选择,都要符合儿童的年
- 1 -
龄特点,符合儿童阅读的普遍规律。就小学四年级而言,整本书的主体应该是经典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图画书(绘本)、童话、散文、小说等,其他类作为补充。自2015年起至今,经过两年多的课题实践,现制定出了以下四年级“整本书”阅读基础书目。 四年级“整本书”阅读基础书目(第三稿) (33本) 一、预测(9本) 《浣熊街111号》(台湾)陈梦敏,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爱丽丝漫游奇境》(英)卡洛儿著,王永年译,长春出版社 《绿野仙踪》(美)弗兰克·鲍姆著,陈伯吹译,长春出版社 《魔洞历险记》(台湾)林世仁,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奥莉芙的海洋》(美)凯文·汉克斯,吕培明译,新蕾出版社 《彼得·潘》(英)詹姆斯·巴里著,杨玲玲译,长春出版社 《水孩子》(英)金斯莱著,杜莹杰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绿拇指男孩》,(法)莫里斯·杜恩著,甄大台译,新蕾出版社 《神奇飞书》(美)威廉·乔伊斯 文,(美)威廉·乔伊斯、乔·布鲁姆 图, 王林 译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晨光出版社 二、提问(8本) 《木偶奇遇记》(意)卡洛·科洛迪著,王干卿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长袜子皮皮》(瑞典)阿斯特里德·林格伦著,李之义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片叶子落下来》(美)巴斯卡利亚著,任溶溶译,南海出版社 《疯狂星期二》(美)大卫·威斯纳,河北教育出版社 《八十天环游地球》(法)儒勒·凡尔纳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句话专卖店》(台湾)王淑芬,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母鸡萝丝去散步》(美)佩特·哈群斯,明天出版社 《夏洛的网》 (美)E·B怀特 著 任溶溶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三、联结(9本) 《童年河》赵丽宏,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小太阳》(台湾)林良,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我的妈妈是精灵》陈丹燕,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苹果树上的外婆》(奥)米拉·洛贝,张桂贞译,新蕾出版社 《佐贺的超级阿嬷》(日)岛田洋七著,陈宝莲译,南海出版社 《桥下一家人》(美)卡尔森,王宗文译,新蕾出版社 《一百条裙子》(美)埃斯特斯著,袁颖译,新蕾出版社 《草原上的小木屋》(美)罗兰·英格斯·怀德,伍厚恺译,天地出版社 - 2 -
《无字图书馆》(西)霍尔迪·塞拉利昂·依·法布拉,李竞阳译,新蕾出版社 四、观点评鉴(7本) 《亲爱的汉修先生》(美)贝芙莉·克莱瑞,柯倩华译,新蕾出版社 《野马之歌》(美)戈布尔著,黄筱茵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青鸟》(比)梅特林克著,肖俊风译,天津教育出版社 《芝麻开门的秘密》程玮著,晨光出版社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罗尔德·达尔著,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班长下台》(台湾)桂文亚,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田鼠阿佛》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阿甲 译 南海出版社 由上方的表格可见,课题组老师们秉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的要求,从四个方面来保证课题书目的质量:第一,整体字数。课题书目总字数达到近100万字,超过课标40万字的下限。针对城乡不同地区学校儿童的阅读能力提供了弹性的可操作空间。第二,题材丰富。课题书目题材丰富,充分考虑到中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天然喜爱,选取了本童话书,同时又不忘在散文、小说、戏剧等题材方面引领学生予以关注。第三,涉猎中外。现在市面上的一些书目推荐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没有考虑到外国是有不少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学生对外国儿童文学书籍的阅读质量会受到来自翻译水平、文化背景、宗教种族等问题的影响。本课题书目在引进外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籍的同时,不忘吸纳中国现当代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而林良、程玮、陈丹燕等知名国内作家的书籍,一定能让学生在阅读书籍的的过程中对母语展开最细致的品味。第四,阅读策略。本课题旨在通过有效的整本书阅读课程,交给学生带的走的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课题的效率。
三、模型策略
于是,在课题组的两年多研究过程里,成员们通过开发整本书的阅读课程,设计整本书阅读课教案,教授整本书的阅读课程去观察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研究课题组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否在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哪些阅读能力、怎样培养这些能力、如何改进阅读教学,使之聚焦阅读能力、尤其是高阶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围绕“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研发了可操作的、经证实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和基础策略。一般程序主要包括:导读课、推进课和分享课。学生需要习得的整本书基础策略主要包括:预测、提问、连结和观点评鉴。纤细内容见雷劲老师发表于《福建教育》2017年第14期的论文《论“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的建构》。
模型如下:
第一,导读课(涉及策略:预测)
课型流程:封面信息——代表文本——目录梳理
第一层次,封面预测。封面是一本书的名片,除了书名之外,整本书的封面上其实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