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23:32: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越易成为因循守旧、感情贫乏、思绪迟钝的人,从而就越是缺乏激情和创造性,变成一部机器。这样他们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尼采看来,在理性主义支配下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几乎所有概念(如主体、对象、实体、意识、认识、真理等)都是虚构和谬误,不能用来确定人的使命,估价人的事业。它们不仅不能达到、反而掩盖了人的生命和本能。后者是人的深层存在,赋于了人生以意义和目的。因此,为了使人的能力不受束缚,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必须摧毁为理性派思想家所制定和神圣化的旧概念,代之以突出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并把它当做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的新观念。

58.简述叔本华对传统哲学的超越。

①在西方哲学家中,他较早提出主客分立只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不应当把认识论的范畴本体论化,把主客体割裂开来当做独立的存在;②他不是把实体(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实体)概念当做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而代之以活动概念。他不是把被当做自在之物的意志当做某种精神实体,而是当做超越主客分立的某种活力和倾向。③对绝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批判。

59.简要评述洛克两种性质学说的认识论意义。

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以认识论为主题,他明确宣布,他的哲学目的就是研究人类理智,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以及信仰、意见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他系统地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详尽地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提出的知识和观念起源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唯物经验主义原则贯彻到底。他的认识论也就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又是贝克莱和休谟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理论渊源。

60.斯宾塞是如何调和宗教与科学的?

他承认科学和宗教的对立是各种信念的对立中最古老、最广泛、最深刻、最重要的对立。随着科学的进步,宗教越来越失去其地盘,特别是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事物的解释上,科学越来越取代了宗教。宗教不得不把自已局限于对作为整体的宇宙的存在作出解释。即使在这个领域内,宗教也面临着科学的挑战。斯宾塞认为,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泛神论和上帝创世说一类有神论都站不住脚了,但是通过把最高和最后的实在当做不可知的东西,宗教和科学就可以得到调和。科学的终点(即不可知的东西)就是宗教的起点。只要肯定了科学只能及于现象领域,而不能及于作为现象的原因的实在,那这个实在自然就可以成为宗教的领域。只要肯定科学的基本概念不过是不可知的实在的符号,不能解释作为整体的宇宙的秘密,那就为宗教活动留下了广阔的地盘。科学和宗教可以并行不悖。斯宾塞由此把自已的学说称为“哲学—宗教学说”。

61.米利都学派是如何解释始基与万物的关系的。

米利都学派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这三位哲人都以朴素的思想来解释始基与万物的关系。

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水”一方面是自然中的一种元素,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元素,因为它表现的是作为万物的开端和主宰而生化万物而且始终保持自身同一性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的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在“无定”和万物生成的关系上,他认为生成起源于本原内部的两种对立的力量。本原虽无确切的规定和限定,但却包含着热与冷、干与湿等对立物。由于永恒的运动,这些对立物从“无定”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世界万物。

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万物因气的凝聚与疏散而生成,气蒸发生成火,凝结变为风,而后形成云,再凝结为水,继之为土,最后变成石头,从这些事物中生成其余的一切。

62.简述孔德实证哲学理论的局限性。

①孔德的实证哲学在反对思辩形而上学对科学发展的束缚时却陷入了另一种片面性,那就是把对科学的发展的确产生过消极作用的思辩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当做是对事物和世界的本质及基础进行研究的哲学本身的局限性,在否定前者的名义上也否定了后者,也就是否定了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理论、特别是对本体论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②他否定哲学本体论、世界观问题的研究,否定唯物主义,这必然使他把哲学和科学都局限于现象范围,使它们失去现实的客观基础。他一再强调实证哲学所肯定的实在、有用的知识纯粹是关于现象范围之内的东西的知识。至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现象之后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事物的客观的因果联系、规律性是什么?都不属于实证知识的范围,对它们的研究与实证主义的精神不相容。

63.简述康德对理性能力的分析。

康德认为,人们从感觉经验开始,通过知性范畴综合形成知识,然而人类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要使知识成为体系,达到自在之物,这种认识能力就是理性。理性的先天形式是理念,功能是推理。康德将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宣言推理推向极端就是理性的三个理念:灵魂、世界和上帝。理性的作用是调整知识,进一步完善成为统一。但这种统一只是“理想的统一”而不是“现实的统一”,传统观念就是把前者误认为后者,因而陷入了“先验幻象”。

64.简述康德对知性能力的分析。

康德认为,对于知识而言,仅有感性直观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性参与构成知识。感性之所司在直观,知性之所司在思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知性有两方面功能:一是逻辑功能,一是认识功能。前者在知识的基础上规定着思维判断的形式,这是形式逻辑范围,后者为我们提供新知识,是先验逻辑范围。因为形式逻辑是“先天的”,因而为形式逻辑提供知识内容的先验逻辑也是先天的。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对应,每一个判断形式背后都有某种先验要素作为它的基础,这种先验要素就是“范畴”。康德根据形式逻辑的判断形式,依据量、质、关系、样式,列举了四类十二种范畴。这样就可以在知性学说中把经验论和唯理论调和起来,一方面肯定不经过经验,知性只是一个空架子,不

构成知识;另一方面,肯定惟有理性认识才有必然性,这样就达到了“知性为自然立法”。

65.简述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理论。

康德为了解决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而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理论。康德认为,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一种是分析判断,一种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的宾词蕴含在主词当中,具有普遍必然性,但不能给我们提供新的知识,经验知识属于综合判断,宾词不包含在主词中。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经验知识必有两个来源:感官提供的后天质料和头脑中固有的先天认识形式。具有这种特征的判断称为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的命题可以分为三类:数学命题、自然科学命题、形而上学命题。

66.简析爱尔维修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

人是环境的产物,理性支配环境。爱尔维修从感觉和人的智力天然平等的原则出发,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著名命题。他认为,人身上有两类感情,一类是自然直接赋予我们的,如饥渴、冷热等;一类是由于建立社会而得到的,如妒忌、骄傲、贪婪、野心等。前者是人的机体结构的本能需要,后者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后天获得的。人们的才能和美德、人们之间的才能和道德上的差异,决不是机体结构的结果,而是环境、教育的产物。爱尔维修所说的“环境”主要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指社会环境。他所理解的社会环境不是指决定整个社会面貌的生产方式或经济基础,而是指政治法律制度、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生活方式、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以及所读的书籍等等。人们之间的性格、才能和道德上的差异都是由于人们接受上述因素的影响的不同而造成的。爱尔维修认为,在上述因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由此可知,爱尔维修在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上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断定,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了人的观念,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的理性决定法律,观念决定环境。

67.简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孟德斯鸠的主要精力是用以研究社会政治制度问题,它是资产阶级法学理论奠基人之一。他的社会政论观点也是唯心史观。他曾尖锐地攻击封建专制制度,指出封建专制制度对社会起着破环作用,他认为法国所需要的是法国式的改革,而不是革命的改造。在他看来保障公民自由的开明的君主立宪政体,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他认为“政治自由只能存在于适中的政府中……为了使人们不致滥用权力,必须作出妥善的安排,以权力反制权力”。他指出任何国家都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主张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法院专掌司法权。应使这“三权”分别独立,彼此限制,相互制约,维护平衡,以避免专制独裁。在他看来,实行“三权分立”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它既可以防止君主滥用权力,也排除了广大人民分享政体。“三权分立说”,实质上不过是大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达成妥协,孟德斯鸠的学说对当时的资产阶级国家学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68.叔本华在心物、主客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的主要错误是什么?

首先,在论述表象世界时,他将这个问题归结为纯认识论问题而忽视了其本体论意义,由强调心物分别作为主客体在认识论上不可分割忽视了二者的本体论前提及各自不同的特性。其实,物本身的存在并不依赖心(精神),它们只有在作为客体时才与作为主体的心相互依存;而心则是物的产物,不能独立存在。由是唯物主义可以成立,唯心主义则必为虚妄。而叔本华却把二者相提并论。其次,也正是由于他没有看到主客、心物本身各有其特性,而只看到二者的相对性,因而也必然把认识看做是纯粹相对的、主观的东西。其实,认识作为主客分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主体在不断地接近和改变对象时本身也不断发生变更。而这些都被叔本华忽视了。在他那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现实的主客分立和现实的认识,而主客分立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却被绝对化了,这必然导致主观唯心义和相对主义。

二、名词解释

69.“思维经济原则”:简单说来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思维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思维在模写、预测经验事实上的简便性、经济性,是评价科学和认识活动的主要标准。

70.“爱情论”:皮尔士肯定宇宙处于进化过程中,而“进化正好就是力求达到一个确定的目的”,即一个终极原因。这个思想使他肯定了爱在宇宙论上的意义的古老观念。终极目的产生吸引力,而对这种吸引力的反应就是爱或者说受感动。皮尔士把这种吸引力和受感动的关系当做对整个宇宙进化作用的精神规律,把世界的进化过程当做一个受爱的情感支配的精神过程。

71.“偶然论”:在皮尔士哲学中,说宇宙的原始状态是一种绝对虚无状态与说它是一种纯粹的非决定性或偶然状态是一致的。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事物的区别、没有习惯、没有规律,一切为偶然性统治。这种偶然性也就是一种自发性、自由和创造性。随着宇宙的进化,偶然性的数量将会减少,但不会消灭。因此偶然性并不是宇宙存在的局部状态,而是存在于整个宇宙发展过程之中的。没有偶然性和自发性而完全由规律支配的情况在一种意义上只是一种抽象,一种理想的界限。皮尔士称他这种观点为偶然论。

72.“差异辨证法”:认为直觉、概念、经济、道德这四种精神活动彼此是“相异概念”。但它们又有联系,呈现为一个从低到高的阶梯。其中后者包含了前者,概念包含了直觉,经济包含了概念,道德包含了经济,而道德又通向新的直觉。因此它们又是统一的。相异概念的联系不是对立和矛盾,而正是这种“差异统一”。在四种精神活动之间,在各种相异事物之间,都不能应用对立统一原则,只能应用“差异统一”原则。宇宙万物就是一个差异的统一体。如果要给宇宙定一条辨证法的根本原则,那不是对立统一,而是差异统一,“辨证法无非就是差异原则本身”。

73.个体性原则:每一个人都自成一体,都有自己的世界;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他自己的世界,是由他自己的知觉所构成的意识历程,是他现在的知觉的一种延伸和规定。但

不能把世界归结为个人的主观知觉,因为知觉必有其对象,而对象并不依赖个人的心理意识。因此,说世界对个人来说是其意识过程,意思是指世界是由作为对象的知觉构成。“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整个世界只有当它被看做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对象体系时,才是我们的意识过程。”

74.“绝对经验”理论:即超关系的经验中,布拉德雷认为已经超出了一切矛盾和对立。换言之,一切矛盾和对立在此都得到了调和。调和本身当然意味着有一种关系在其中。因为只有存在着关系、矛盾时才存在将它们调和的问题。绝对经验处于超乎一切矛盾之上的地位来调和一切矛盾,超乎一切关系之上的地位来处理一切关系。绝对经验中的这种关系就是它超乎一切之上而又包容了一切。

75.“创造的进化”论:生命冲动无时无刻不在创造自身和创造新的东西。由于它本身即是绵延,它就是在不断进化,这种进化不是从同质向异质的过渡或单纯同质的相加,而是纯粹的质的创造过程,是质的不断飞跃。“进化是一种不停顿的崭新创造。”为了区别于斯宾塞的机械的进化论,柏格林把这种生命进化称之为“创造的进化”。

76.两种“自我”(柏格森):一种是与环境有关的自我,这是当我们的意识关注着行动、因而也关注着广延性时候产生的;另一种是我们通过内省达到的内在状态的自我,是当我们把这些内在状态作为活生生的、互相弥漫的东西,作为永远生成着、延续着而不分离的东西来注视的时候产生的。这两种自我都体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前者是一般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空间里的自我;后者就是由内心体验到的处在真正时间里的自我,也即绵延。

77.纯粹绵延:即是“真正的实在”,它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本体,而是不可分割的质的变化流,是变化本身。

78.“生命”(狄尔泰):泛指人类个人和集体生活的整个范围,包括它们的表现、创造以及人类的社会组织、文化成就,人心向内与向外的一切活动等等。

79.“时间间距”:“时间间距”实际上是理解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可能性;它有一种过滤我们自己不知的对于理解对象的成见、预设及功利性看法的作用,其本身也不是封闭的,它本身在不断的运动和扩展中。所以,“时间间距”并不是古典释义学所认为的是一个为达到正确理解必须加以克服的障碍。

80.简要评价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

⑴马赫提出思维经济的目的正如他的整个哲学一样,是为了给自然科学提供方法论,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自然科学为人适应环境服务。这种意图是合理的。

⑵他在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的同时往往又背离了科学研究和人的认识活动的实际,陷入了本人所力图超越的唯心主义。马赫虽然肯定利用自然规律可以简化对相关自然现象的描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yovr303r97yogl1itk20zdc523y3q00i13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