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记叙文写作过渡到议论文写作的课堂激趣策略
作者:赖嘉颖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03期
高中语文侧重于议论文的写作,从高一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写作训练就将从记叙文的写作过渡到议论文的写作。学生要从形象的叙事写人到逻辑、理性而严谨地表达个人观点、发表主观议论,课堂写作需要运用激趣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让他们适应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一、内潜策略
1.名著经典引入门(一人一议)。从思维培养的角度看,学生完成记叙文写作时主要是形象思维作主导,而进行议论文写作时更多是依赖抽象思维。他们在可感可观的具象人事中,很难从表象中剥离,并抽象成完整的概念以深刻到事物的本质中。因此,课堂策略运用的主导者教师就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名著阅读和写作,不失为引领学生深入写作殿堂的敲门砖。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中就明确提出,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中那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人物给了学生鲜明的脸谱形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追逐小说情节去跟踪人物命运的兴趣。我们不妨从这些名著的人物入手,开展课堂活动,通过写作、辩论、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对小说的感性阅读走向对小说人物的理性评说,在“议”和“评”中深化学生的个体认识和感悟,为后阶段议论文的写作做铺垫。
2.文言趣读游花园(一事一议)。课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本,也有很多前人开议论先河的美文。学习文言议论性散文,也可以运用一定的课堂策略,为记叙性写作向议论性写作的教学过渡而创设激趣环节。例如《阿房宫赋》先铺排描写想象中的阿房宫之华美和奢侈,然后再引发议论,指出秦亡的根本原因。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竞赛,读读背背,想象展现阿房宫的宏伟瑰丽,然后让学生翻译最后一段议论性文字,并口头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最后把评价写成文字。又如,《赤壁赋》文章开篇写与客泛舟赤壁,箫歌饮乐,由乐转悲。这些都是记叙抒情为主的文段,课堂上不妨让学生作画、吟咏。而后面两段议论为主的文字,感情由悲转喜,课堂上再指导学生结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进行横向展读,三者的生死观对比,写成读后感。再如,《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晏子治东阿》是一事一议的好读本,可以直接让学生仿写。《过秦论》《师说》的论证结构很严谨,可以让学生通过写结构提纲体会议论的布局谋篇。《谏太宗十思疏》《劝学》的议论方法很灵活,可以适当拓展议论文论证方法的运用。这样,在文言雅苑中,让学生汲取古代美文的精华,逛一圈也收获匪浅。 二、外用机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