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P160
4.正处于运输以及停放在相邻两个工地之间或相邻两个组织之间的库存称为(在途库存)。P161 5.按用户对库存的需求特性分类,库存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P161
6.相关需求是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 量和需求时间,是一种(确定型)需求。P161
7.管理学有一种说法:管理是从(衡量)开始的。P165 8.全部库存品的价值之和称为(平均库存值)。P165
9.通常用平均库存值除以相应时间段内单位时间的需求来计算(可供应时间)。P165 10.降低调节库存的基本策略是尽量使(生产速度)与(需求变化)相吻合。P171
11.ABC分类法的基本思想是:按照所控制对象(价值)的不同或(重要程度)的不同将其分类,分别 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P172
12.独立需求库存是指那些(随机的)、企业自身不能控制而是由市场所决定的需求产品的库存。 13.独立需求不是企业本身所能控制的,所以不能像象相关需求那样来处理,只能采用(“补充库存”) 的控制机制。P173
14.经济订货批量是一个可以使(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的总和最小的订货批量。P175 15.定量控制系统的两个重要控制参数是(每次订货量)和(再订货点)。P182 16.定期控制系统的两个主要控制参数是(观测间隔)和(目标库存量)。P188 17.定量控制系统(Q系统)的一个优势是可以持有较少的(安全)库存。P191 四、名词解释
1.库存P158答:库存是企业用于今后销售或使用的储备物料。按照管理学上的定义,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任何物品的停滞与贮藏”;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库存表现为给定时间内企业的有形资产。 2.周转库存P160答:采购批量或生产批量越大,单位采购成本或生产成本就越低,从而每次批量购入或批量生产。由批量周期性地形成的库存就是周转库存。 3.安全库存P160答:安全库存是为了应付需求、生产周期或供应中期等肯发生的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4.调节库存P160答:用于调节需求或供应的不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速度不均衡、各个生产阶段的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 5.在途库存P161答:在途库存是指处于运输以及停放在相邻两个工作地之间或相邻两个组织之间的库存,这种库存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有意设置的。在途库存的大小取决于运输时间以及该期间内的平均需求。
6.独立需求库存P173答:是指那些随机的、企业自身不能控制而是由市场所决定的需求产品的库存。 7.经济订货批量(EOQ)P175答:经济订货批量是一个可以使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总和最小的订货批量.
五、简答题
1.库存的分类。P159-161答:(1)按其在生产过程和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库存可分为原材
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完成品库存(2)按库存的作用分,库存可分为周转库存、安全库存、调节库存和在途库存四种(3)按用户对库存的需求特性分,库存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2.库存管理的衡量指标。P165-166答(1)平均库存值(2)可供应时间(3)库存周转率 3.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的假设。P175答:(1)对某产品的需求率衡定(2)产品以批量生产或采购,整批到货(3)存在两种有关的成本(4)各个产品的决策相互独立(5)不存在需求、订货周期或供应的不确定性
4.试比较定量控制系统(Q系统)与定期控制系统(P系统)各自的优势。P190-191答:P系统的优势:(1)固定补充间隔(2)可以将若干订货组合起来给一个供应商(3)没必要连续观测 Q系统的优势:(1)补充间隔是变化的(2)更适于有订货批量折扣或能力限制的情况(3)安全库存较少 六、论述题
1.试述库存的利弊。P162-163答:(1)库存的作用①改善服务质量 ②节省订货费用③节省作业交换费用④提高人员与设备的利用率(2)库存的弊端①占用大量资金 ②发生库存成本 ③掩盖企业生产经
13
营中存在的问题
2.试述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应用的意义。P179-180 (1)需求与平均库存之间的关系(2)订购成本(或作业交换成本)与批量之间的关系(3)变量估计误差对库存管理策略的影响 七、计算题
公式:1.库存总成本 = 年库存储存成本 + 年订购成本
C =
QD?H??S 2Q 2.经济订货批量:EOQ?2DS H(C:年库存总成本;Q:批量;H:单位产品的年库存储存成本;D:年需求量;S:每批订购成本;D/Q:批次) 参见教材P176、177 习题:
1.某商店销售服装,每月平均销售400件,单价180元/件,每次订购费用10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是单价的20%,为了减少订货次数,现在每次订货量是800件。试分析:(1)该服装现在的年库存总成本是多少?(2)经济订货批量(EOQ)是多少? 解:(1)C?QD800400?12?180?20%??100?15000(元) ?H??S=28002Q (2)EOQ?2DS2?400?12?100??163(件) H180?20%2.某食品厂每年需要采购3000吨面粉用于生产,每批订购费用为300元,每吨产品的年库存保管成本
为20元,请计算该食品厂采购面粉的经济订货批量EOQ。 解:EOQ?2DS2?3000?300??300(吨) H203.某服装店年销售服装2000件,每次订购费用约25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为4元,目前每次订货
量为400件,试计算该服装店的年库存总成本。 解:C?QD4002000?4??250?2050(元) ?H??S?24002Q第七章 运营活动的组织与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一定的标准设计生产的,适用面广、需求量大的产品是C P196 A.专用产品 B.批量产品 C.通用产品 D.装配产品 2.生产类型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这是C P197 A.按产品使用性能分类 B.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 C.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 D.按产品需求特性分类 3.按产品的需求特性分类,生产类型可分为B P198
A.通用产品生产和专用产品生产 B.订货生产和备货生产
C.流程型生产和加工装配型生产 D.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 4.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类,服务业运营可分为A P199
A.通用型和专用型 B.技术密集型和人员密集型 C.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 D.订货型和备货型 5.按运营系统的特性分类,服务业运营可分为B P199
A.通用型和专用型 B.技术密集型和人员密集型
14
C.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 D.订货型和备货型 6.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类,属于通用型服务的单位是A P199
A.银行 B.医院 C.律师事务所 D.咨询公司 7.如果按顾客的需求特性来划分服务业的运营类型,银行属于C P199 A.技术密集型 B.人员密集型 C.通用型 D.专用型
8.如果按顾客的需求特性来划分服务业的运营类型,会计事务所属于D P199 A.技术密集型 B.人员密集型 C.通用型 D.专用型 9.按运营系统的特性分类,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单位是B P200
A.学校 B.银行 C.百货商店 D.饭店 10.如果按照运营系统的特性来划分服务业的运营类型,医院属于A P199 A.技术密集型 B.人员密集型 C.通用型 D.专用型 11.如果按照运营系统的特性来划分服务业的运营类型,餐饮业属于B P199 A.技术密集型 B.人员密集型 C.通用型 D.专用型
12.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 平、库存投资等问题所做的大致性描述是D P204
A.主生产计划 B.运营计划 C.物料需求计划 D.综合计划 13.MPS指的是C P205
A.综合计划 B.生产大纲 C.主生产计划 D.物料需求计划 14.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的计划是C P205 A.综合计划 B.生产大纲 C.主生产计划 D.物料需求计划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生产类型可分为ACE P197
A.大量生产 B.订货生产 C.成批生产 D.备货生产 E.单件小批生产 2.工艺对象专业化形式的主要优点有ABD P201
A.有利于充分利用设备 B.便于进行工艺管理 C.生产过程连续性较强 D.产品制造顺序有一定弹性 E.流动资金占用量小 3.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可分为ACD P204
A.综合计划 B.库存计划 C.主生产计划 D.物料需求计划 E.营销计划 4.制定综合计划时所要考虑的成本主要包括ABCDE P213
A.正式人员的人员成本 B.加班成本 C.库存成本 D.订单积压成本 E.库存缺货成本 5.综合计划的目标有ABCDE P208
A.成本最小 B.顾客服务最大化 C.最小库存投资 D.生产速率的稳定性 E.人员水平变动最小 三、填空题
1.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产品是(专用产品)。P196
2.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制造业生产类型可分为(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P197 3.通用型服务和专用型服务的区别主要在于(顾客参与程度)的不同。P199 4.能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一个工作单位称为(工序)。P200
5.主生产计划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P205 6.综合计划的计划期通常是(年)。P205
7.主生产计划是把综合计划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P206
8.综合计划的六个目标可归结为:用(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P208 9.在进行综合计划决策时有两种基本的决策思路:(稳妥应变型)和(积极进取型)。P209 10.外协是用来弥补生产能力(短期)不足的一种常用方法。P210
11.主生产计划(MPS)所确定的生产总量必须等于(综合计划)确定的生产总量。P215 12.主生产计划制定中要考虑的第一个实际问题是主生产计划与(综合计划)的连接。P218 13.确定MRP所需的关键信息要素有三个:MPS、(物料清单)、(库存记录)。P220-221
15
14.成功运用MRPⅡ/ERP系统的首要问题是有效的、规范的(输入数据)。P228 四、名词解释
1.通用产品P196答: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设计生产的产品,其适用面广,需求量大。
2.专用产品P196答: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产品,产品的适用范围狭小,需求量很小。
3.综合计划P204答:综合计划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作的概括性设想,他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投资等问题所做的大致性描述。
4.主生产计划(MPS)P205主生产计划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 5.物料需求计划(MRP)P207答:物料需求计划就是要制定这样的原材料、零件和部件的生产采购计划:外购什么、生产什么、什么物流必须在什么时候订货或开始生产、每次定多少、生产多少,等 五、简答题
1.生产类型的划分。P196-198答:(1)按产品使用性能分类(2)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3)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4)按产品需求特许分类
2.制定综合计划时所要考虑的成本。P213答 1)正式人员的人员成本2)加班成本3)库存成本4)订单积压成本和库存缺货成本
3.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原理和关键信息要素。P220-221答:原理: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MPS)导出对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组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要素:(1)MPS(2)物料清单(3)库存记录 4.应用MRPⅡ/ERP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P228-230答:(1)成功运用MRPⅡ/REP系统的首要问题是有效的,规范的输入数据。MRPⅡ/REP系统的运行思想是通过计划—执行—反馈与评估来获得最佳控制和企业可行条件下最大的经济效益(2)成功实施MRPⅡ/REP系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管理人员的支持(3)第三个问题是一般员工对MRPⅡ/REP的理解与有关知识的培训和掌握 六、论述题
1.试述两种生产运营组织方式的优劣。P200-202答:分为两个1.工艺对象专业化形式2.产品对象专业化形式工艺对象专业化形式的有优缺点:优点:(1)产品制造顺序可以有一定弹性,从而对品种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2)有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工人的工作时间(3)便于进行工艺管理,有利于同类技术交流和技术支援,有利于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缺点:(1)在某些工序,不同产品(或顾客)有时会同时争夺有限的资源(2)大批在制品从一个生产单位转到有一个生产单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较差,交叉运输和迂回运输较多,使加工路线延长,运输时间和费用也相应增高。(3)在制品库存量大,停放时间长,致使产品生产周期延长,流动资金占用量大.(4)不同生产单位之间的生产联系较为复杂,从而管理工作较复杂。产品对象专业化形式有缺点:这种形式主要优缺点与工艺对象专业化形式相反。
2.试述工艺对象专业化生产运营组织形式的优缺点。P201答:含义:工艺对象专业化生产运营组织形式是以工艺为中心组织设备、人员等生产运营资源,为每一工序提供一个工作场所。优点:(1)产品制造顺序可以有一定弹性,从而对品种变换有较高的适应性(2)有利于充分利用设备和工人的工作时间(3)便于进行工艺管理,有利于同类技术交流和技术支援,有利于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缺点:(1)在某些工序,不同产品(或顾客)有时会同时争夺有限的资源(2)大批在制品从一个生产单位转到另一个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性较差,交叉运输和迂回运输较多,使加工路线延长,运输时间和费用也相应增高(3)在制品库存量大,停放时间长,致使产品生产周期延长,流动资金占用量大(4)不同生产单位之间的生产联系较为复杂,从而管理工作(计划管理、制品管理、质量管理)较复杂 3.试述综合计划决策的两种基本思路及各自常用的应变方法。P209-211思路:(1)稳妥应变型(2)积极进取型 应变方法:一、稳妥应变型(1)调节人力水平(2)加班或部分分工(3)安排休假(4)利用调节库存(5)外协二、积极进取型(1)导入互补产品(2)调整价格,刺激淡季需求
第八章 项目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项目是一种B P234
A.重复性工作 B.一次性工作 C.长期性工作 D.有经验参考的工作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