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7:27: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染色体随机丢失产生含Aa或aa子细胞的概率均为 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

解析:小鼠胚胎期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而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染色体异常分离过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图中显示,细胞一极中携带基因a的染色体有两条,携带A的染色体有一条,若发生染色体随机丢失,这三条染色体每条丢失的概率相同,所以染色体随机丢失产生含Aa子细胞的概率为2/3,产生含aa子细胞的概率为1/3,C错误;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是在纺锤丝的牵引作用下进行的,所以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有关,D错误。

答案:B

9.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高秆与矮秆的基因(T、t)和抗病与易感病的基因(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

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 1获得F

2的方法是________,F

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__类。

(3)A、B、C三组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组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育种过程中“处理”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

5 / 12

(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该性状出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图可知A组所用的方法是杂交育种,F

2获得矮秆抗病Ⅰ后要通过连续自交来纯化;B组所用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矮秆抗病Ⅱ是单倍体,要进行加倍处理才能获得想要获得的纯合植株;C组所用的方法是诱变育种。(1)A组的F

1是双杂合子植株(TtRr),自交后代F

2的分离比是:9∶3∶3∶1,矮秆抗病个体占3/16,其基因型为1/16ttRR、2/16ttRr,所以F

2矮秆抗病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2)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只有矮秆抗病Ⅱ是花粉离体培养得来的单倍体植株,需要进行加倍处理后才能获得可育品种,因此矮秆抗病Ⅱ是高度不育的。(3)A、B、C三组方法中,A、B组的育种方法是对原有的基因进行分离组合,C组的育种方法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矮秆基因,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所以这种方法较难获得矮秆抗病新品种。(4)B组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对F

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由于F

1产生四种配子,因而获得四种单倍体幼苗,需要对矮秆抗病幼苗进行低温处理或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以获得染色体加倍的可育品种。(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可能由两种情况引起:①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②基因

突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答案:(1)自交(2)Ⅱ(3)C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4)单倍体育种对矮秆抗病Ⅱ的幼苗低温处理或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5)该性状的出现可能是由环境引起的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6 / 12

[素能提升](4+2)

10.(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②③④ B.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①②都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解析:①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属于基因重组,②表示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③表示由碱基对的增添引起的基因突变,④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它们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答案:C

11.(2019·山东德州模拟)果蝇的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基因位于Ⅳ号常染色体上。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Ⅳ—三体,减数分裂时,Ⅳ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三体的产生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C.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有眼果蝇杂交,子代均为有眼

D.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Ⅳ—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 解析:三体的产生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如Ee中,E的基因频率是1/2,而三体EEe中,E的基因频率变为2/3,A错误;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

7 / 12

4个精子两两相同,B错误;正常的有眼果蝇基因型有EE、Ee两种,与正常的无限果蝇ee杂交,子代有眼、无眼均有,C错误;测交可以测定待测个体的基因型,D正确。

答案:D

12.(2019·广东揭阳模拟)果蝇缺失1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常染色体的果蝇杂交,理论上F

1xx染色体数正常的雌果蝇所占比例为() A.1/6 C.1/3B.1/4 D.1/2

解析: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常染色体的果蝇杂交,雌、雄果蝇均产生比例相等的2种配子,一种含有1条Ⅳ号常染色体,另一种不含有Ⅳ号常染色体。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理论上F

1中含有2条Ⅳ号常染色体的、缺失1条Ⅳ号常染色体的、缺失2条Ⅳ号常染色体的果蝇的比例为1∶2∶1。由于缺失2条Ⅳ号常染色体致死,所以F

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雌果蝇所占比例为1/3×1/2=,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13.(2019·辽宁铁岭联考)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

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Ⅱ后期

8 / 12

搜索更多关于: 2019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 的文档
2019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vtj5olfx68ub00wtu64vbt01gdv9005ha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