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21:04: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的河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以及内流河和外流的水文特征。 (2)知道我国主要的湖泊及其分布 (3)掌握长江的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 (4)了解长江在水能和航运各方面巨大价值

(5)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知道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6)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7)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其治理 2.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2·1·c·n·j·y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长江水利建设上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教学重点】

(1)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长江的概况、各河段特征及水能和航运的开发利用 (3)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治理

【教学难点】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长江水系的空间分布 (3)辩证地认识黄河的利与害

【教学方法】

读图、对比、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长江、黄河、青海湖、壶口瀑布

师: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大江大河,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学习 (一)外流区为主 自主学习以下概念:

流 域 水 系 外流河 内流河 外流区 内流区 明确:

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 提问:你知道流域和水系是如何命名的吗?(学生回答)

明确:流域和水系往往按照河流的干流或注入的海洋、湖泊来命名,如:太平洋流域、长江水系、珠江水系。

外流河是指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是指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所在的区域是外流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是内流区。

指导学生在图2-28上,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从内、外流区的划分看,这些河流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它们最终流向了哪里?

学生边找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明确:

外流河主要包括三大水系:

太平洋水系: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 印度洋水系:怒江、雅鲁藏布江 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塔里木河(全长2176千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提问:为什么我国东部多外流河,西北多内流河?

展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图 明确:

地势方面:西高东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海陆位置方面:东部离海近,西北离海远

气候方面:东部降水多,气候湿润;西北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提问:要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学生回答) 明确: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水量的大小、汛期的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 过渡: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看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 活动1:

出示表格,学生填表:

水量 水文特征 夏季 成因 水文特征 冬季 成因 降水量小 1月平均气温以0度以下 活动2: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成因(学生分组探究,完成表格) 地区 东北 黄河 秦岭—淮河以北 长江 秦岭—淮河以南 珠江 大,湿润地区) 半干旱、干旱) 丰富(降水量长(雨季长) 多) 0度以上) 和半湿润地区) 较小(半湿润、短(雨季短) 严重) 小(植被覆盖无(1月均温在夏汛) 大(水土流失短(暖温带) 河流 松花江 水量 丰富(流经湿润汛期 较短(春汛和小(森林茂密) 长(中温带) 含沙量 结冰期 小 大 上涨,形成汛期 降水量大 下降,形成枯水期 无 夏季普遍高温 秦岭—淮河以北有结冰期 水位 结冰期 提问:我国大多数河流只有夏汛一个汛期,为什么东北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夏季降水多而导致,而东北地区的河流在冬末春初积雪融化,会形成一次春汛。

活动3:

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要求学生从分布地区、水源补给、季节性河流、流程等方面回答) 明确:

分布地区: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

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为枯水期,冬季一些河流断流。 流程:不长

思考:为什么西北地区多季节性河流?(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所以多为季节性河流。

图片展示:塔里木河

提问:塔里木河的水源补给来自哪里?它的汛期出现在几月份?(学生回答)

塔里木河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7—9月为汛期,10月以后断流。

展示图片:京杭运河

读图找图活动:1.起止点2.全长3.流经哪些省市?4.沟通几大水系?(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1.北起北京,南至杭州 2.全长:1747千米

3.流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 4.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过渡:除了河流以外,我国还有众多的的湖泊。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

明确:青藏高原多内流湖,也是咸水湖,东部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淡水湖相对集中的地区,多为外流湖,也是淡水湖。咸水湖的输出方式靠蒸发,淡水湖的输出方式是河流流出。

提问:我国最大的湖泊是?它是咸水湖还是淡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学生回答) 明确: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是咸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图片展示:17世纪的洞庭湖和20世纪的洞庭湖

讨论:两幅图对比,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 明确:20世纪的洞庭湖与17世纪的洞庭湖相比,面积缩小了很多。

原因:一是周边流入湖泊的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湖泊中淤积,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二是人类长期围湖造田。

拓展延伸

湖泊除具有航运、养鱼、灌溉、养殖、生活用水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起着天然调蓄作用:洪水期蓄水,拦截洪峰,减轻干流洪水威胁;枯水期放水,利于干流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导入新课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008j7x8od8uhsm07tfq670et7c26i0178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