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新型合作医疗的运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7:20: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新型合作医疗的运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递送功能,主要依赖于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组成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来实现。然而,这一网络的服务递送能力面临诸多挑战。乡村两级的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人力不足、医术不高、设备不整的问题,乡镇卫生院还因种种原因竞争力日趋下降。县医院成为农民寻求医疗服务的主要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正常运行,一方面有赖于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政府促使医疗资源的配置向基层倾斜。

标签:新型合作医疗;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医院;能力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试点正在全国各地展开。笔者认为,新农合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是否有一个健全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这一网络健全与否,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为新农合参加者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实质上,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这涉及医疗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问题。

农村医疗服务网络主要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组成。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农民经常利用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首先是村卫生室(53.5%),其次是乡镇卫生院(占25.8%),再次是县医院(10.7%),而剩下的10%曾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看病。新农合主要是为参合农民的住院费用提供一定的补偿,但在某些地方,门诊服务也能获得一定的补偿。新农合所覆盖的医疗服务,无论是住院还是门诊服务,主要是通过农村的三级医疗服务机构来递送的。

因此,为了探讨农民获取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以及现有的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如何为新农合的正常运行提供组织保障,本文将具体考察村、乡和县三级医疗机构的服务递送能力,其中包括三方面的要素:1)机构数量和覆盖情况;2)人力资源状况;3)设备设施情况。

一、农村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覆盖情况

1999年,原国家计委颁布了区域卫生规划。在此之后,大多数地方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都要求一个县至少有一所综合医院,一个乡镇有一所卫生院,一个村至少有一个卫生室。目前,县级、乡镇级医疗机构覆盖情况基本达到了区域规划的要求,但在许多地方还没有村一级卫生室。

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村卫生室是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的基石。在改革之前,依靠集体经济支持的“赤脚医生”和大队卫生室曾经是农民获得低成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有效渠道。但是,农村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以及人民公社的解体冲击了村级卫生组织。在1985~1995年间,村卫生室的数量尚在78万至80万之间波动,但自此以后开始大幅度减少,到2004年剧减到55万。同时,村卫生室的覆盖率也在2000年以后呈现下降之势,到2004年有将近20%的村没有设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新型合作医疗的运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00qm70fg60fvam2gyzr6h1tx45d76007n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