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进乡村现代化治理
作者:朱芸
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08期
关键词基层党建 乡村振兴 乡村和谐
基层是基础,加强基层党建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如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强乡村治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现如今农村基层党建还存在着以下困境: (一)党群沟通不畅
目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党群沟通不畅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农民之间信息沟通不协调。一方面,群众有需要遇到问题不知找谁解决,基层党组织有意愿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上级政府和党委无法实现党建资源的全面整合,对党员尚未实现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上下层级之间、信息资源系统之间存在壁垒问题。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三农”的发展问题,农民还未充分理解党的政策,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地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这就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这些都和党群沟通不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队伍结构建设困境
一是党员老龄化严重。面对日趋多样的党建任务,老党员的工作方法传统老套、工作效率不高。老党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的影响,思想相对较为老化固化,对新时代的新政策解读不够透彻,这样就导致难以带领群众更好地发展经济。二是缺乏年轻党员。目前基层党建工作队伍中年轻党员人员偏少,党建活动缺乏新鲜活力、缺乏创新。由于农村薪资待遇较低、农村设施生活条件较差、农民工作难度较大等问题很难吸引大学生等优秀人才返乡援乡,导致基层党组织结构相对失衡,难以实现老中青党员的优势互补。党员队伍结构建设的困境,对农村工作有效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
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生活不够规范。一些党员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职能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中往往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处理农民事务过程中未能积极投身于乡村工作中,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往往敷衍了事,走形式走过场。对党的新政策认识学习不够深刻,思想意识欠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没有实际意义,难以内化为心。另一方面,对党员的要求标准不高,管理不严。农村依然存在着“异地入党”、人情入党、突击入党等问题,导致基层党组织成分混杂,干部的思想素质相对较低,一部分干部党员滥用私权为自己牟利,存在着“村霸”和涉黑涉恶等现象。乡村选举中存在着漏洞暗箱操作、拉票贿选、送钱送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