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膀胱湿热证(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4:41: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膀胱湿热证(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 概述膀胱湿热证(syndromeofdampness-heatofbladder),指湿热蕴结于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所导致,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小腹胀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淋证、癃闭、血尿,以及现代医学诊断的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结石及前列腺炎等病。

二 病因感于外者多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窍上犯膀胱,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下注小肠,传入膀胱。生于内者,多因过食肥甘酒热之品,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湿热流入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

三 临床表现以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尿黄短少,小腹闷胀,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为主。可兼见发热,腰痛,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小便不通等。湿热内蕴,气化失司,排尿不利为其基本病机。湿热蕴结膀胱,热迫尿道,故小便次数频繁,并有急迫灼热疼痛感;湿热相搏,膀胱气化不利,所以尿液黄赤而短少;膀胱位于小腹,湿热蕴结,故小腹闷胀不舒;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为湿热内盛之象。若湿热交蒸,则可兼见寒战,发热。膀胱与肾直接相通,若膀胱热邪波及于肾,热灼经络,则间见腰痛;热邪灼伤膀胱或肾之脉络,则可兼见尿血。若湿热久郁不解,煎熬尿中杂质而成砂石,则尿中可见有砂石排出。膀胱气化不利,或砂石较大,阻塞尿道,有可能出现小便不通而成癃闭之症。

四 施治要点1.本证为湿热之实证,由膀胱湿热,气化不利而引起。在临床上,清热利湿通淋为常见治法,方用八正散之类。而近代复加清热解毒之品,如忍冬藤、蒲公英、野菊花、半枝莲、紫花地丁等,不但可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提高治愈率。本证发作多为急性,但治疗不当或不彻底,亦可转为慢性,湿热未尽,又可伤阴化燥,因此,在治疗时,不可一味清利,应在祛除余邪的基础上酌加甘寒滋养之品,如山药、沙参、石斛、麦冬等,标本兼顾。

2.由本证而形成的淋证,初起皆与湿热有关,日久及肾,由实转虚,虚实夹杂,出现石、血、气、膏、劳淋等不同证候,因此,在临床治疗之时,除选用清热解毒之外,或佐以排石通淋;或辅以活血止血;或兼以利气疏导;或参以分清泌浊;或配以健脾益肾。因此,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瘀血积石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

3.本证膀胱湿热而成淋者,古有忌补、忌汗之法。《金匮要略》有“淋家不可发汗”之说,淋证畏寒发热,与小便涩痛并见,不可与一般外感表证同论、大剂辛散发汗,但可清热解毒,兼以疏风解

膀胱湿热证(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0jh76p5t686wqu5roq73pebe0ioab00ll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