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0251026 周/学分:2周/4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环境工程专业2017-2020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二)课程性质
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2.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
二、 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课程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增强现代工程意识,逐步树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现代工程设计观。为今后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充分利用已学的专业课知识,进行综合利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独立解决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学生能独立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基本知识、方法和工艺设计技能。
三、 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开题,资料检索,方案设计,工艺设计与计算阶段,设计验收与答辩等。
1.开题: 教师布置题目。
2.方案确定:学生根据设计题目,进行资料检索,相关原理与理论分析,确定主要方案。 3. 方案、工艺设计与计算:
(1)学生根据根据设计题目进行技术方案比较与选择,参数计算,结构设计。 (2)绘制工艺流程图或路线图 4.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四、 指导方式
由指导教师组织设计动员会。在设计开始时,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集中设计指导。中间时间,学生分散进行设计,指导教师在固定地点安排进行指导和答疑。课程设计结束后,指导教师组织学生答辩验收。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提交相关材料,根据学生的设计过程,设计线路或流程,理论分析、设计计算等是否合理,并综合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评定学生的成绩。
2.评分办法:
本课程成绩根据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查阅资料、考勤、答疑等),课程设计论文和答辩等综合给出
3.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的成绩。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宁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回收利用》, 芈振明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蒋展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宁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环境工程设计手册》(修订版)魏先勋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赵由才,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