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子三代只有长毛折耳猫,则说明子二代长毛折耳猫就是所要的品(纯) 种;如果子三代既有长毛折耳猫又有短毛折耳猫,则说明子二代长毛折耳猫不是所要的品(杂)种。
题型三 生物育种的综合判断
6.(2019·唐山一中月考)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 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若过程①的 F1 自交一代,产生的高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1/9 B.过程②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
C. 过程③应用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D. 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
答案 A
解析 纯合高秆感病植株(DDrr)与纯合矮秆抗病植株(ddRR)杂交,F1 基因型为 DdRr,F1 自交一代,产生的高秆抗病植株占总数的 9/16,其中纯合子占 1/9, A 正确;二倍体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没有种子,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B 错误;过程③应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 错误;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D 错误。
知识拓展
不同育种方法需注意的问题
(1) 诱变育种:多用于植物和微生物。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
能运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如细菌的育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诱变育种。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后者不能产生新基因,只是实现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2) 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若选育显性优良纯种,需要连续自交
筛选,直至性状不再发生分离;若选育隐性优良纯种,则只要出现该性状个体即可。
(3) 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其中的一个程序,要想
得到可育的品种,一般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 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整个植株,并不是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细
胞是否都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与处理方法有关。
方向真题体验
1.(2016·江苏高考)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 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答案 B
解析 个体甲的变异属于缺失,影响表型,A 错误;个体乙发生的变异是倒位,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 正确;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是败育的, 故其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 错误;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表型异常,D 错误。
2.(2016·上海高考)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
)
A.突变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 答案 D
B.重组和倒位 D.易位和倒位
解析 ①中少了基因 ab,多了基因 J,是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片段交换,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cde 基因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倒位,D 正确。
3. (2015·江苏高考)甲、乙为两种果蝇(2n),如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 .C .
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减数分裂都正常 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甲、乙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 D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甲的 1 号染色体倒位形成乙的 1 号染色体,所以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1 间不能正常联会,A、B 错误;染色体倒位后,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C 错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 正确。
4.(2017·江苏高考)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 物质是否发生了
变化。
(2) 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
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 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 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 2,这种方法称为 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 力很低的 育种。
,培育成新品种
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
(3) 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
,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
,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
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
,成本较高。
(4) 新品种 1 与新品种 3 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
品种 1 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 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
答案 (1)遗传 (2)纯合 花药 单倍体 (3)染色体分离 配子 组培苗
(4) 重组
解析 (1)育种的目的是获得人类所需的有价值的性状,只有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性状改变才能遗传下去,才具有育种价值。
(2) 方法①是自交,连续自交过程中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 1。单
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3) 若是由染色体组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则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
从而造成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异常配子, 只有极少数配子正常,故只能得到少量的种子。方法③需要先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柑橘苗,此过程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4) 在新品种 1 的选育过程中,连续自交使早熟性状相关基因与其他性状相
关基因发生了多次重组。而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