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近似数及其教学
近似数是初中数学知识的一个难点。学生初学近似数,常常出现概念模糊,判断不准等错误,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忽视了类似近似数意义上的区别,对近似数的概念常采取机械记忆。教好近似数,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精确度的确定
由近似数的定义可知,近似数的精确度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指精确到哪一位,另一种是指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1)精确到哪一位,指的是近似数的最后一位在什么数位上,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如0.3269,数字“9”在千分位上,就说0.329精确到千分位或精确到0.001。3.50,数字“0”在百分位上,就说3.50精确到百分位或0.01。对于较大的近似数,如3.5万,
5
3.51×10等表示的近似数,常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3.5万,不少学生认为是精确到十分位,其实要分析这类数应从它的实际数量着想,3.5万中的数字“5”在千位上,我们就
5
说3.5万精确到千位。判断3.51×10精确的位数,若直接观察不易看出,可以引导学生先
5
把它表示成351000,数字“l”在千位上,即说3.51×10精确到千位。
(2)确定有效数字的个数。对于一个近似数,有效数字指的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 0.3080,有 4个有效数字,3、0、8、0。要特别强调,数字“3”前面的0不是有效数字,而中间和
6
后边的“0”都是有效数字。对于较大的数,如3.02亿和3.02×10,可引导学生先从表面观察,直接得出有效数字的个数。3.02亿有3个有效数字,3,0,2,而与单位“亿”无关;
66
3.02×10有3,0,2三个有效数字,也与10无关。
2.类似近似数的区别
(l)近似数3.5与3.50的区别,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①精确的位数不同。3.5精确到十分位,3.50精确到百分位。 ②有效数字的个数不同.3.5有两个有效数字,3.50有3个有效数字.
③由四合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所表达的准确数的范围不同,3.5是由3.45和3.54之间的数用四舍五人所得到,即3.45≤3.5≤3.54;而3.50是由3.495和3.504之间的数四舍五入得到,即3.495≤3.50≤3.504。
(2)近似数3.5万与35000的区别。
3.5万有2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35000有5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个位.。 (3)近似数3.5×10与 3500000的区别.
3.5×10精确到十万位,有 2个有效数字,3500000精确到个位,有7个有效数字。 学生初学近似数,教师不仅要从近似数的意义上讲清它的概念及类似近似数的区别,还要多举实例,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
6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