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金
华的双龙洞》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是 一篇游记体裁的文章(文章体裁),主要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 于景(主要内容)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 趣。课文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孔隙、 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 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 洞的宽敞,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 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学情分析
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 的学习
方法,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 依据新课标中“注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的要求,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 确定为:
1. 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
、,、、/-八匕、t—r 文学常识;
2. 整体理解文意,概括段意,提炼中心,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教学难点:孔隙的描写。游记类型课文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束需 要被点
燃的火把。”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 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 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 确定本节课教法的 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 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 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关键 处,进行
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 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五、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 循序渐进
的过程, 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 官参与学习过程, 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 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 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 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其中,讨论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 讨论,以
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 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 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1. 在前面的学习中, 我们一起去游览了风光秀丽的张家界, 畅游了气势 宏伟的
三峡,欣赏了宽广美丽的大草原,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 金华的 双龙洞。问:你们当中有谁去过或谁了解呢?老师:好的刚才同学都说了很多, 让我们跟导游一起去看看这地方道底是怎么样的?
2. 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记载)
3. 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老先生于 1957 年游览金华双龙 洞后写下
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放录音,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进入情境,感知课文内 容。 2.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 想想是按
什么顺序游览的。
3. 检查自读情况。
1)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
读等多种形式。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 价,对于读
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根据作者的浏览路线,画一张浏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 哪些景点,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4)教师:作者是按照:金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 双龙洞的。 (三)精读感悟,研析结构
1. 齐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 (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2. 探究 2、3 自然段
(1)教师: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 者一起去
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
(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 (3)小组讨论、交流。 ( 4)全班交流
①交流第 2 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
A.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 点,最后说
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
景物 —— 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 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 一片明艳
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什么意 思,作者为
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 春天 正是植
物生长的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颜色是淡绿 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会变深,变浓了。作者说: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的 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特点。因为有粉红色的山、 各色的映山红, 再加上或浓或淡的 新绿。
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B. 出示挂图,使学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艳的彩色画
卷。
C. 指导感情朗读第 2 自然段。
②交流对第 3 自然段的理解
A. 教师“沿途不仅有特色的花、 树还有水,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 看看山
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
B. 讨论交流: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溪流声也
时时变换调子?
(溪流的样子和声音时时在变化, 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产生 的。听
溪流声音多好听,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时发出 潺潺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啊。)
C. 指导感情朗读第 3 自然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