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组织与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形式应多样化。
3、重视课外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通过个别辅导、面批作业等方法给予帮助。对化学学习有爱好和特长的学生,结合化学选修教学或竞赛辅导等课外活动发展他们的志趣。
4、注意收集、整理和分析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四、评价
1、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保护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2、做好有关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组织测试。控制测试的次数和试题的难度,保证测试的质量。
3、认真批阅试卷,及时进行试卷评析,做好补偿教学工作。 4、重视化学实验考核,进一步进行实验考查的尝试与研究。
五、研修活动
(一)一般要求:
1、教师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研修活动(省、市、区、校教研组、备课组等),通过各种研修活动(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网络研修、教学评价等),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2、建立听评课制度,教师每学期评课达5节以上(有书面评课稿),听课分别达15节以上。
3、教师要主动参加教科研活动,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每学期撰写论文、案例或总结至少1篇;至少阅读1本教育专著,并有不少于2000字的书面摘录或心得体会;每学年至少上1节校级以上公开课或1次教研组内主题发言;每学期在网上发表原创文章(包括论文、案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后记等等)不少于10篇。
(二)分类要求:
1、开展骨干教师课堂开放活动。区名师培养对象、教坛新秀以上的骨干教师,每学期必须开放课堂一周,必须在瓯海教师研修网上设立个人工作室,积极参与课改论坛和送教下乡活动。
2、开展新教师基本功达标活动。开展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满3年的新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内容为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三大课(听课、上课、说课)、三大件(课件、命题、写教学反思),引导新教师站稳讲台,加
快达到做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
3、开展中老年教师(45周岁以上)基本功升级活动。分期分批对全区中老年教师基本功进行升级考核,考核内容为课件制作、评课、写教学论文或案例三项,引导中老年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中学生物课程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生物教学应坚持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根本,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富有智慧挑战、充满生命活力,形成多种教学风格,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课前准备
1、理论学习。教师要加强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深入体会与挖掘其中所蕴藏的学科教学观念、教学标准与知识脉络体系。学习领会课程改革有关信息,关注课程改革的动态,重新认识课程的价值、管理、开发、评价等问题。明确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适时调整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材地位等的定位,重新审视教学评价问题。
2、计划制订。包括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计划(含实验教学)。课外辅导、课外活动等专项活动应制订出具体的活动计划。
3、教学设计。
(1)根据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准确、具体、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复习、实验探究、练习课等)教学目标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2)做好教学任务的分析工作,其中应重点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原有的知识储备,教学目标的落实措施、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等。
(3)提前1至2周写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过程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内容。现代电教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4)认真准备实验,确保课堂教学中实验的成功率,积极思考创新与改进实验,教学过程强化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
1、提倡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注意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有机融合。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向社会。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思想。注重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要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正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恰当,教学层次清晰、合理。方法手段有效,情境气氛和谐。
3、新授课要重视在实验和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探求规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获得规律的方法。实验课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在了解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操作,要促使学生人人动手,积极合作。习题课的例题要精选,难易及综合程度要有层次,注重提高学生建立分析、应用、解题、计算等多方面的能力。复习课要将知识点形成结构,并注重综合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4、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讲普通话)精练、流畅,板书规范、合理,板画清楚、准确,操作恰当、熟练,指导对口、得法。
5、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及学科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正确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技能、思想方法和科学观念的培养。
6、要精选习题,提高习题操练的质量,注重加强习题的生活性、趣味性与实践性,必须做到有练必评,应注重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课后教学活动
1、课外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及时批改、讲评与反馈;
2、组织与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形式应多样化。
3、重视课外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通过个别辅导、面批作业等方法给予帮助。对生物学习有爱好和特长的学生,结合生物选修教学或竞赛辅导等课外活动发展他们的志趣。
4、注意收集、整理和分析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四、评价
1、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保护和培养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2、做好有关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组织测试。控制测试的次数和试题的难度,保证测试的质量。
3、认真批阅试卷,及时进行试卷评析,做好补偿教学工作。 4、重视生物实验考核,进一步进行实验考查的尝试与研究。
五、研修活动
(一)一般要求:
1、教师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研修活动(省、市、区、校教研组、备课组等),通过各种研修活动(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网络研修、教学评价等),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2、建立听评课制度,教师每学期评课达5节以上(有书面评课稿),听课分别达15节以上。
3、教师要主动参加教科研活动,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每学期撰写论文、案例或总结至少1篇;至少阅读1本教育专著,并有不少于2000字的书面摘录或心得体会;每学年至少上1节校级以上公开课或1次教研组内主题发言;每学期在网上发表原创文章(包括论文、案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后记等等)不少于10篇。
(二)分类要求:
1、开展骨干教师课堂开放活动。区名师培养对象、教坛新秀以上的骨干教师,每学期必须开放课堂一周,必须在瓯海教师研修网上设立个人工作室,积极参与课改论坛和送教下乡活动。
2、开展新教师基本功达标活动。开展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满3年的新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内容为三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三大课(听课、上课、说课)、三大件(课件、命题、写教学反思),引导新教师站稳讲台,加快达到做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
3、开展中老年教师(45周岁以上)基本功升级活动。分期分批对全区中老年教师基本功进行升级考核,考核内容为课件制作、评课、写教学论文或案例三项,引导中老年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