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病理生理学复习考试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9:18: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1.急性缺氧初期呼吸加深加快。此时的通气反应是由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引起的。 2.血液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由于动脉血氧分压正常,所以没有呼吸加强反应。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1.心脏功能的变化

心率 急性轻度或中度缺氧时,心率增快。严重缺氧使心率减慢。

心肌收缩力 缺氧初期,心肌收缩力增强。随着缺氧所致辞的酸中毒和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输出量 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极严重的缺氧可因心 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出现心输出量降低。 2.器官血流量的变化

脑血流量的变化 缺氧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脑血流对低氧的反应与低氧持续的时间有关。人初至高原时,脑血流量开始显著增加,以后逐渐降低。

冠脉血流的变化 急性缺氧时,只能通过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来提高心肌的供氧量;慢性缺氧时,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增生,有助于改善心肌供氧。 肺循环的变化 缺氧引起肺动脉和肺静脉收缩,但主要使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升高。

毛细血管增生 慢性缺氧可引起组织中毛细血管增生,尤其是心脏、脑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增生更为显著。毛细血管的密度增加有利于氧向细胞的弥散,具有代偿意义。

(三)血流系统的变化

1.红细胞增多

急性缺氧时,主要是通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脾脏等储血器官收缩,将储存的血液释放入体循环,循环血中的红细胞数增多。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主要是由骨髓造血增强所致,这一过程是由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介导的。

红细胞和Hb增多可增加血液的氧容量的氧含量,增加组织的供氧量,使缺氧在一定程度内得到改善,但如果红细胞过度增多,则可使血液粘滞度和血流阻力明显增加,以致血流减慢,并加重心脏负担,而对机体不利。 2.红细胞内2,3-DPG含量增多,Hb氧离曲线右移

红细胞内2,3-DPG 含量增多,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右移,促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

缺氧时,红细胞中的2,3-DPG含量增多,氧离曲线右移,一方面有利于红细胞释放出更多的氧,供组织细胞利用,另一方面又可减少肺毛细胞血管中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脑的重量仅为体重的2~3%,而脑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15%,脑的氧耗量占总氧耗量

的23%。

急性缺氧时可引起头痛、乏力、动作不协调、思维能力减退、多语好动、烦躁或欣快、判断能力和自主能力减弱、情绪激动和精神错乱等。

严重缺氧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意识丧失。

慢性缺氧时,精神症状较为缓和,可表现出精神不集中,容易疲劳,轻度精神抑郁等。 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脑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及间质脑水肿。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1.ATP生成减少,无氧酵解增强。

2.神经递质合成减少及解毒功能降低。 3.线粒体的改变

慢性缺氧可使线粒体数量增多,表面积增大。 4.细胞膜的变化 通透性增加

细胞膜电位负值变小

严重缺氧时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增高。 5.溶酶体的变化

严重缺氧时,溶酶体膜稳定性降低,通透性升高,甚至破裂,溶酶体内蛋白水解酶逸出,引起细胞自溶,基底膜破坏。 6.肌红蛋白增加。

四、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与缺氧的原因、缺氧发生的速度、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1.年龄

2.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状态 3.个体或群体差异 4.适应性锻炼

五、氧疗和氧中毒

(一)氧疗

概念 ① 吸入氧分压较高的空气或纯氧对各种类型的缺氧均有一定的疗效,这种方法称为氧疗; ②吸入气氧浓度提高2~4%,可使PaO2从3.33kPa增至5.32kPa,血氧饱和度从45%增至75%; ③对于单纯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进行机械通气者,氧浓度一般不超过60%,如吸入气氧浓度超过60%,则时间不宜太长;④对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患者,机体长期处于缺氧和CO2潴留状态,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降低,此时呼吸的驱动主要依赖于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对这类病人应采用控制性氧疗,即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二)氧中毒

1.由于吸入气中氧分压过高、给氧时间过长,可引起细胞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即氧

搜索更多关于: 病理生理学复习考试习题 的文档
病理生理学复习考试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0y7x56rqk2xc786b4a94zk8m0hvru00ruq_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