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教案+课时作业【共6套88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8:25: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套资源目录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第1讲细胞膜与细胞核教案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第1讲细胞膜与细胞核课时作业含解析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第2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教案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第2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课时作业含解析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教案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单元第3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1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

考纲要求 核心素养 通过描述细胞核的结生命观念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通过阐述细胞膜的功科学思维 能,形成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方法。 构与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页 [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

1.细胞膜的制备

离心

(1)实验原理:细胞吸水涨破――→获得细胞膜。 (2)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

(3)选材原因:①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②无细胞壁,细胞易吸水涨破。

(4)实验过程:选材→制片→观察→滴水→观察。 2.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3.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连线]

4.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5.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6.植物细胞壁

(1)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酶解法除植物细胞壁所用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功能:支持和保护。动物细胞在清水中可吸水涨破,但植物细胞不会,主要是有细胞壁的存在。

[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

1.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膜的成分及功能分析

(1)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2)代谢旺盛的细胞,物质运输速度快,需要的载体种类和数目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较多。

(3)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易于扩散和转移。 (4)死亡细胞的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1)一些细胞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产生生理反应。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连接,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植物细胞间借助胞间连丝实现细胞间物质转运和信息交流。 3.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别提醒]

(1)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而不是蛋白质。 (2)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则没有。 (3)糖蛋白通常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的内侧。 (4)细胞膜中的糖类主要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题型突破——练题型,夯基提能]

题型1 细胞膜结构与结构特点的判断

1.(2018·旌阳区校级模拟)如图为人体内某种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

B.该化合物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该化合物的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甘油 D.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该化合物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解析:图示结构为磷脂,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A错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是胆固醇,B错误;磷脂具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

脂肪酸尾部,C错误;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D正确。 答案:D

2.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解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磷脂分子包含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故A、B、D错,C正确。 答案:C

3.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当温度增加到15 ℃以上时,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解析: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嵌合体的形成是两种细胞的膜蛋白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果,温度增加到15 ℃以上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明显增大,说明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温度升高,膜蛋白相对运动加剧,细胞膜流动性增强。图示数据能说明温度增加到15 ℃以上,温度越高,形成的嵌合体越多,而不是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答案:D

题型2 细胞膜功能与功能特点的分析

4.(2018·安徽淮北一模)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教案+课时作业【共6套88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153d8qvoq52amw9lhr375cln2z0hr008e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