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舞蹈的情感结构 3、舞蹈的心理结构 4、舞蹈的时空顺序结构 5、舞蹈的时空交错结构 6、舞蹈的交响乐章结构 7、舞蹈的情感色块结构 二、外在的形式化
1、直接表现法,通过人物本身的舞蹈活动把内心的情感直接表现出来。
2、间接表现法:是不以人物自身的舞蹈和行动,来表现他的情感和思想,而是通过另外
人物的舞蹈和行动间接地把他的思想和情感衬托出来。
3、综合表现法:舞蹈是一种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在舞蹈形象
的塑造中,表现人物的情态,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不可忽略其化艺术因素的辅助作用。
概念小结
1、视觉形象:通过视觉器官所感知到的形象,包括色彩、线条和形状三个部分。 2、听觉形象: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波(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生理和
心理的情感体验或特定生活的形象的联想。
3、动觉形象:人在运动(动作)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动觉受纳器(位于肌肉组织、肌
腱、韧带和关节中)所体会到的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感体验。
4、舞蹈的情节结构:以舞蹈作品的情节事件发展的过程,来安排人物的行动和舞蹈场
面的结构方式。
5、舞蹈的情感结构:根据舞蹈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表现不同情感的要求来安
排人物的行动和舞蹈场景的结构方式。
6、舞蹈的心理结构:根据舞蹈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安排人物的行动、舞蹈场景,
以及作为展开情节、事件的贯穿线的结构方式。
7、舞蹈时空顺序结构: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自然次序的先后进程,来安排人物的行动
和舞蹈场景的结构方式。
8、舞蹈时空交错结构:打破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将不同时空的场景,按照一定的艺
术构思的逻辑,进行交错衔接组合来表现人物在不同时空环境中的行动
的结构方式。
9、舞蹈交响乐章结构:按照交响乐的乐章结构方式,以凝炼、概括、集中地表现人物
行动和情感的结构方式。
10、舞蹈情感色块结构:按照人物情感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剧情和对人物的心理刻
画,以表达不同情感色彩的舞蹈场面来进行舞蹈结构的方式。
11、舞蹈的直接表现法:通过人物本身的舞蹈活动把内心的情感直接表现出来。 12、间接表现法:不以人物自身的舞蹈和行动,来表现他的情感和思想,而是通过另
外人物的舞蹈和行动间接地把他的思想和情感衬托出来。
13、综合表现法:舞蹈是一种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在舞蹈
形象的塑造中,表现人物的情态,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不可忽略其化艺术因素的辅助作用。
第十三章 舞蹈语言
第一节 人体动作
一、人体动作的概念:其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动作,指人体动作,即人的全身
或身体的一部分的活动;广义的动作,指人的一切行动,包括人的所作所为。 二、人体动作的分类
根据人体动作的生理、心理、发生、目的、作用、性质等方面进行简略的分类。 根据人体的构成,动作可分为五大类,即:头部动作、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躯干动作和全身动作。
根据人体动作的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即:先天性动作和后天性动作。 根据心理、意识的影响,可分为两大类,即:不随意动作和随意动作。 从动作的目的性,可分为实用性动作、表情性动作和表意性动作三大类。 从动作的性质,可分为具象性动作和抽象性动作两大类。 从审美的作用,可分为日常生活动作和艺术化动作两类。
第二节 舞蹈动作
一、舞蹈动作
1、定义: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加工、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语言是由若干个舞蹈动作组成的。简单来说,舞蹈动作是艺术化了的舞蹈动作。 2、舞蹈动作的产生:舞蹈动作的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
? 是对人的各种自然形态的生活动作和情感动作进行艺术的概括和美化。
自然形态的动作:规律性、目的性-------舞蹈动作。
? 是对自然界中花、鸟、鱼、虫和各种景物的动态形象的提炼和加工。
自然景物、动物动作---------提炼、加工(模拟象征)----------舞蹈动作 ? 是对人体内在动作潜能的深入挖掘和高度发挥。
人体内在动作-------挖掘、发挥--------具有高难技巧的舞蹈动作 ? 是根据人体动律的发展变化繁衍出人们所需求的舞蹈动作。 人体动作规律-------拉班(匈)“人体动律学”
第三节 舞蹈语言
1、组成: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语汇
2、结构层次:舞蹈单词(舞蹈动作:动机、节奏、造型、力度)
舞蹈语句(舞名)构成条件:形象鲜明、连接顺畅、个性特色 舞蹈段落(舞段):一部舞蹈作品,即由若干个舞段所组成,舞蹈作品中的舞段,就类似文学作品中的章节。
3、舞蹈语言的审美规范
? 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 ? 发挥舞蹈创作主体的独创性。 ? 运用综合性的艺术表现手段。
第十四章 舞蹈构图
一、定义:舞蹈构图是舞蹈语言在舞蹈舞台上存在和呈现的方式,也是舞蹈在时间、空间中的动态结构,一般指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不断变化、流动的舞蹈路线或队形)和画面造型,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二、线路
1、斜线(又名对角线):一般表现有力的推进,具有延续和纵深感。
2、竖线(纵线):纵直向前的竖线,有强劲的动势,给人一种紧迫感、压迫感。 3、横线(平行线):一般表现缓和、稳定、平静自如的情绪。 4、圆线(弧线):给人一种柔和、流畅、匀称、连绵不断的感觉。 5、曲折线(迂回线):跳跃、活泼,给人一种游移跳荡和不安定的感觉。 三、舞蹈画面造型
1、方形: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 2、三角形: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 3、圆弧形:给人一种柔和、流畅的感觉 4、菱形和梯形:给人一种视野开阔的感觉。 四、遵循的原则:
1、服从、适应舞蹈作品的内容、要求。 2、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
3、要衬托和表现出舞蹈作品它所规定的一个环境。 4、要符合艺术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 五、丰富和加强舞蹈构图能力的方法
1、向生活学习向美丽的大自然学习。 2、向各种造型艺术学习。
3、向世界和我国著名的经典、优秀的舞蹈、舞剧作品学习。 4、向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的构图学习。
第十五章 舞蹈创作的审美规范
第一节 从生活到舞蹈创作(审美规范)
一、概念:进行审美活动(欣赏美和创造美)所应遵循的规则、标准和法式。 二、研究舞蹈创作审美规范的目的:
就是使我们进行这种舞蹈审美创造活动时,要依据舞蹈创作的艺术规律,掌握比较科学的原则和方法,以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独特的创造精神,能够顺利地达到成功和胜利的彼岸。 三、舞蹈创作的基本原则:
就是遵循舞蹈艺术形式的规范,取得驾驭舞蹈艺术形式的能力,以表现给舞蹈家的心灵以震撼、给舞蹈家命运以影响的熔铸了舞蹈家情感和思想的生活内容。
第二节 舞蹈创作的表现范围
一、“可舞性”与“不可舞性”:
1、可舞性:一般多指生活中原有的舞蹈活动,或是容易舞起来的生活情景,或是动作
较强的事物。
2、不可舞性:指动作作不强、难于用舞蹈表现的题材和生活内容。 二、解决不可舞性向可舞性的转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