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滨海学院
表5 角度测量记录表格
班级 组号 组长(签名) 仪器 日期: 年 月 日 测站 目标 竖水平度盘读盘数 位°′″ 置 左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备注 右 左 右 左 右 ∑ 计算检核 12
工程测量实践考试指导书
表6 角度测量记录表格
班级13工造2班组号1组长(签名)王金阳仪器0001日期:2013年11月11日 测站 目标 C 竖水平度盘读盘数 位°′″ 置 0 00 00 左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备注 29 51 19 29 51 19 29 51 02 180 00 35 B A C 右 B A 左 C B A 右 C B 左 A C B 右 A ∑ 29 50 44 209 51 19 0 00 00 60 48 54 60 48 54 60 49 02 179 59 48 60 49 10 240 48 58 0 00 00 89 20 05 89 20 05 89 19 48 180 00 25 89 19 31 269 19 56 179 59 52 f=∑β=-8″<f=?40??n 计算检核 =?40??3=±69″ 满足 13
青岛滨海学院
实验三 坐标测量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安置经纬仪。 (2)熟悉经纬仪操作规程。
(3)能正确使用测回法观测、记录和计算水平角。 (4)能用钢尺测量距离。 (5)会计算和推算方位角。 (6)会计算坐标。
二、实验条件
(1)自带设备:2秒级电子经纬仪(或电子全站仪,全站仪只能测角,不能用于测距,测距只能用钢尺)1套,包括主机和三脚架;签字笔、铅笔、橡皮、小刀、非编程计算器。
(2)现场提供:测钎2根,辅助人员1人,钢尺1把,硬质室外场地,记录板,记录和计算表格。
三、实验任务
观测水平角、水平距离、推算(或计算)方位角并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测回法测量闭合导线各内角,将闭合差进行改正,获得各内角值。
2)用钢尺往返测距方法测量各边边长。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3)进行闭合导线内业计算,得到未知点的坐标。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坐标计算表”,起算数据用双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4
工程测量实践考试指导书
由于观测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而产生角度闭合差:(n-2)×180°,其中n为内角个数。
当角度闭合差超过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说明所测角度不符合要求,应重新检测角度;若不超过容许值;可以将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角中。改正后的内角和应为(n-2)×180°,以作计算校核。
(3)用改正后的导线左角或右角推算各条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角度,按下列公式推算其他各条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α前=α后+β左±180°或α前=α后-β右±180°。
在推算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算的α后+β左或α后-β右值大于180°时,应减去180°;其值小于180°时,应加上180°。
②如果算出的α前>360°则应减去360°,如果α前<0°,则应加上360°。 ③闭合导线各条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叫,它应该与原有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值相等,否则应重新进行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5)改正后坐标增量计算 (6)各个点的坐标推算
图3 闭合导线测量示意图
五、实验注意事项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