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土建水利专业春季高考测量实践指导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1:18: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青岛滨海学院

表12 坐标计算表(示例)

角度改正数 ″ 3 坐标增量 改正角 °′″ 坐标方位角 °′″ 距离 m 改正后坐标增量 坐标值 点观测角 号 °′″ △x/m △y/m △x/m △y/m x/m Y/m 1 2 4=2+3 5=5+4±180° 0°<5<360° 6 7=6×8=6×cos(5) sin(5) 9=7+7 10=8+8 11=11+9 500.00 12=12+10 500.00 1 125 30 00 105.22 -0.02 -61.10 +0.02 85.66 -61.12 +85.68 438.88 585.68 2 107 48 30 +13 107 48 43 53 18 43 80.18 -0.02 +47.90 +0.02 +64.30 +47.88 +64.32 3 73 00 20 +12 73 00 32 306 19 15 129.34 -0.03 +76.61 +0.02 -104.21 +76.58 -104.19 486.76 650.00 4 89 33 50 +12 89 34 02 215 53 17 78.16 -0.02 -63.32 +0.01 -45.82 -63.34 -45.81 563.34 545.91 1 89 36 30 +13 89 36 43 125 30 00 500.00 500.00 2 +50 360 00 00 392.90 +0.09 -0.07 0.00 0.00 0.00 0.00 ∑ 359 59 10 fβ=∑β测-(n-2)×180=-50″ 辅助计算 fβ容=?60??n=?60??4=±120″ fx=∑△x测=+0.09m fy=∑△y测=-0.07m fx=K= 20

fx2?fy2?0.11m 0.1111 ??K容?392.9035002000工程测量实践考试指导书

专业类目二 工程测量

项目A 水准测量

1.技能要求

(1)能正确安置水准仪。 (2)熟悉水准仪操作规程。 (3)能正确观测和记录。

(4)能进行双仪器高法测站检核和测段计算检核。 (5)会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 (6)测量精度符合等外水准测量要求。 2.设备及工具

(1)自带设备:DS3自动安平水准仪1套,包括主机和三脚架;签字笔、铅笔、橡皮、小刀、非编程计算器。

(2)现场提供:水准尺2根,辅助立尺人员2人,硬质室外场地,记录板,记录和计算表格。

3.考核时间及考试组织 (1)考试时间:20分钟。

(2)考试组织: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形式,测量水准路线并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项目B 角度测量

1.技能要求

(1)能正确安置经纬仪。 (2)熟悉经纬仪操作规程。

(3)能使用测回法正确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水平角。 (4)会计算多边形的闭合差。 2.设备及工具

(1)自带设备:2秒级电子经纬仪(或电子全站仪)1套,包括主机和三脚架;签字笔、铅笔、橡皮、小刀、非编程计算器。

21

青岛滨海学院

(2)现场提供:测钎2根,辅助人员1人,硬质室外场地,记录板,记录表格。

3.考核时间及考试组织 (1)考试时间:20分钟。

(2)考试组织: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形式,测量多边形的内角并计算闭合差。 项目C 坐标测量

1.技能要求

(1)能正确安置经纬仪。 (2)熟悉经纬仪操作规程。

(3)能正确使用测回法观测、记录和计算水平角。 (4)能用钢尺测量距离。 (5)会计算和推算方位角。 (6)会计算坐标。 2.设备及工具

(1)自带设备:2秒级电子经纬仪(或电子全站仪,全站仪只能测角,不能用于测距,测距只能用钢尺)1套,包括主机和三脚架;签字笔、铅笔、橡皮、小刀、非编程计算器。

(2)现场提供:测钎2根,辅助人员1人,钢尺1把,硬质室外场地,记录板,记录和计算表格。

3.考核时间及考试组织 (1)考试时间:20分钟。

(2)考试组织: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形式,观测水平角、水平距离、推算(或计算)方位角并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22

工程测量实践考试指导书

附:(工程测量)记录表

项目A 水准测量

表1 外业记录表格(示例)

测自 至 测站 观测次数 第一次1 观测 第二次观测 第一次2 观测 第二次观测 检核 计算 水准尺读数(mm) 后视(a) 1467 1544 2230 2347 10835 高差 高差较差 (mm) 平均高差 (m) 备注 前视(b) (m) 2265 2344 1216 1337 9267 -0.798 -2 -0.800 +1.014 +4 +1.010 1.568 -0.799 · +1.012 +0.784 表2 高程计算表格(示例)

测段 点 号 测站 ni BM01 BM02 BM03 BM01 fh= 23.231 已知 观测高差 hi/m 高差改正数 vhi/m 改正后高差 Hi/m ’高程 H/m 23.231 备注 已知 ? 计算 23

土建水利专业春季高考测量实践指导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1rg43yzo73blzb1bszc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