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作业册
学院:美术学院 专业:展示设计 班级:11 (7) 姓名:马 楠
学号:
2012~2013年度春学期
1、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也是改革的重要性,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的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力的问题。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2、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江泽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 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一方面要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意味着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激发了全体国民投资、创富的积极性,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经济走上了快车道。
第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明确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角色,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总体实力,使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大幅提高,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
度载入宪法,从根本上消除了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当做权宜之计的观念误区和实践束缚,极大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
第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国家有效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增强微观监管能力,提升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解决许多棘手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而致力于跨国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的国有经济,则可以为本国资本输出、产业发展、市场开拓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大大提升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第五,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把进一步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与各类土地使用者的权益平衡地加以考量,有效配置土地资源。要真正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用途转换的交易成本及时间成本,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
第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搭建了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竞争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差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
5、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等平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的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当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时,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还不能做到不计报酬为社会提供劳动,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