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我们可以先固定上衣,再搭配下装,也可以先固定下装,再搭配上衣。 四、拓展延伸
师:你们看小羊他们玩的多开心啊,这个时候他们想合影留念!(出示课件) 排一排:3只小羊站成一横排照相,最多可以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
师:你们想照吗?老师找2个小朋友来和我一起表演一下。请注意看。 师:你想站那个位置?另一个呢?都想站中间,那我们都站中间来照一照,一个人站中间可以照几张?怎么排?——噢,你们是说,他不动,这两个同学交换位置?
师:就两种排法吗?
师:刚才一共照了几张照片?我们能不能用前面所学的方法不重不漏的表示出来?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式在本上表示出来,可以写字,也可以用符号,还可以画图。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了解表示方法,进行个别指导。
交流整理的结果和表示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表示方法的机会,使学生知道三个人照相可以照出6张不同位置的照片,并了解每一个人在同一位置上可以照2张照片小结:3个人一起照相,某个人站在一个位置时,其余2个人可以交换位置,所以每个人站同一个位置能照出2张不同的的照片,那么3个人就能照出6张不同的照片。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得开心吗?那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汇报
师:今天,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相互配合,老师觉得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都
很出色。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有顺序的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有序搭配的问题无处不在,比如:电话号码,汽车牌照的的编排,照相排位置等等。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进行有序的排列,就一定能轻松的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反思:
排列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益载体。我的这节课把例题、“做一做”和练习等有关排列知识有机合, 以“解救美羊羊”为经线, 以“地图涂色、摆数字、拍合影、握手”为纬线, 构成情境串,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故事链, 将排列问题趣味化。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在整节课的时间内,同学们都表现一定的兴趣与热情,不论是在小组内摆卡片、三人互助的“照相”游戏,还是涂色搭配,同学们其实都是兴趣盎然。当他们自己解决一个个问题后,当发现自己的解答是正确时,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鼓掌、欢呼。这种场面使我真正感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必须在课下花力气、动脑筋、设计既能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能符合课标要求的课堂预设,在课堂上也要适当的语言、辅助教学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获得成功的喜悦。
首先,学生思维层次的渐进深入思辨过程,实现了“ 广度”与“ 深度”的双重挖掘。其次,整堂课以生为本,降低了对话的重心,在亲历中积累“活动经验”。而
这节课有不足的是学生积极性还没有完全发掘出来,学生因为在场老师较多有点拘束,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挖掘出来,比如本来预想学生能很自然地出现多种解决问题方法:连线,用图形、符号、数字等标记代替,所以只能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为后续学习提供积极的拓展任务再推后到下节课当中去完成。整堂课还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经历了“审题→分析(猜想)→解决问题→反思与回顾→拓展”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实现了数学思想的完美渗透,同时,从学生完成练习的反馈来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较高,教学预设目标已经达到,只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再次巩固深化,相信搭配第一阶段的教学将完成得非常圆满。
总之,一节好课需要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有可能形成,我们应该在失败和不足中成长,在成功和喜悦中获得自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节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