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 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2. 教师队伍 3. 教学条件与利用 4. 专业与课程建设 5. 质量管理 6. 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7. 教学质量
1.1学校定位 1.2领导作用 1.3人才培养模式 2.1数量与结构 2.2教育教学水平 2.3教师培养培训 3.1教学基本设施 3.2经费投入 4.1专业建设 4.2课程与教学 4.3实践教学 5.1教学管理队伍 5.2质量监控 6.1学风建设 6.2指导与服务 7.1思想品德 7.2专业知识和能力 7.3体育美育 7.4校内外评价 7.5就业 / 18
1 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合 格 标 准 备 注 [注1]学校规划包括学校教育1.1 学校 定位 办学 思路 与 领导 作用 1.2 领导 作用 ·学校定位与 规划[注1]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规划科学合理。学校办学能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要;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园建设规划。 ·领导能力 ·教学中心 地位 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保障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落实情况较好; 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 2 / 18
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标准
师生基本满意。 ·人才培养 思路 ·产学研合作 教育 一级 二级 主 要 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1.3 人才培养模式 合 格 标 准 备 注 3 / 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