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变电站出线偏角过大的措施及校验
输变电工程设计中,输电与变电专业配合时经常会遇到出线对架构横梁垂直线的偏角θ超过了要求数值。规范要求在选用出线构架宽度时,应使出线对架构横梁垂直线的偏角θ不大于下列数值:35kV—5 o;110kV—20 o;220kV—10 o;330kV—10 o;550kV—10 o。如出线偏角大于上列数值,则需采取出线悬挂点偏移等措施,并对其跳线的安全净距进行校验。
关键词:出线偏角;安全净距;措施;校验
1控制偏角θ的原因
设线路绝缘子串的长度为λ, 出线对架构横梁垂直线的偏角为θ。则带电导线对构架横梁的相地距离在不考虑风偏等因素的情况下为λ*cosθ,随着θ的增大,此值变小,当θ大到一定程度,此值就会小于安全距离。
2偏角θ超过了要求限值的几种情况介绍
2.1不少变电站已运行了几十年,变电站原有架构一般采用环形水泥电线杆和三角形桁架梁作为承重受力架构,由于超期服役、材料老化和线路升级(荷载加大)等原因,目前部分变电站架构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形和电杆倾斜,危及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淮安220kV淮阴变存在上述情况,于2010年进行了构支架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淮阴变原220kV采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方式,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半高型布置方式,改造后取消旁母,配电装置改为支持管母双列、单向出线中型布置,均为架空出线方式。配电装置间隔宽度由14m调至13m,220kV配电装置场地增加了环形道路,间隔位置出现了平移,与线路终端塔位置发生了偏移。
2.2淮安地区110kV户外变电站普遍采用江苏电网输变电工程标准化设计110-A-1方案。一般一期110kV架空进线2回,分别开入110kVI、II段母线,两回进线在变电站构架处中心距为26.7m,如果线路终端塔位置距离变电站构架不足够远,偏角θ就会超过要求的数值。如图示为淮安110kV黄集变间隔和线路终端塔位置示意图,线路采用同塔双回架设,终端塔距离变电站构架为21m。用制图法测得1#进线A相偏角为35.63o,B相偏角为31.36o,C相偏角为26.43 o。2#进线偏角也已超出了要求值。
3偏角θ的校验及解决措施
3.1 偏角θ的校验实际就是相地距离的确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