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8 21:04: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解析

版)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

A. 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B. 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 C. 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D. 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 【答案】C

【解析】 “铁幕”演说的15年后应该是指1961年,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1961年当时还处于两极对峙格局时期,没有瓦解帝国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从材料“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苏联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世界支持的信息,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判断出当时的时间是1961年,从时间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第二个关键点是抓住有效信息“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正确解读即可。

2.科幻片《星际穿越》是对“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科学理论的具体形象的表达。该理论的提出

A. 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B. 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C. 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答案】D

【解析】首先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叙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内容,其次对应备选项来筛选答案。A项是量子力学理论创立的意义,所以排除A项。B项内容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的意义,所以排除B项。C项明显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本题答案选D项。 【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可知该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排查。

3.据考证,从公元994年,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成都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白银成为主流货币

B. 民间发行交子,对铁钱的依赖降低 C. 铜钱取代铁钱

D. 经济萧条,对铁钱的需求减少 【答案】B

试卷第1页,总8页

【解析】北宋初年,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成都出现和流通是铁钱铸造停止但市场仍然正常运转的原因,这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公元994年”、“公元1005年”、“成都”、“铸钱就停止”以及“没有出现钱荒”相吻合,所以答案B选项。A项对应的时间是明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说法本身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北宋商品经济繁荣,不是萧条。

4.早期希腊人认为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后来智者学派叉发展为认为法是人定的,甚至是“强权”的产物。这表明在古希腊 A. 人文主义是维护民主的工具 B. 神话代表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思想 C. 法律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D. 宗教限制了城邦公民的民主自由 【答案】C

【解析】题目中不管是早期的神定的法和后来的人定的法,都在强调法律这种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神话得到了改变,人的作用被重视,故B项错误;题目的中心词是法律,说明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题目说的是法律,而不是宗教,故D项错误。

5.据报道,由于民主党、共和党在移民问题上分歧严重,美国参议院于2015年2月23日第四次未能通过国土安全部新一财年预算案。这意味着,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在该周内通过新预算案或临时拨款案,国土安全部十多万雇员将从2月28日起停薪。据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美国两党在移民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影响了国土安全部的正常运转 B. 美国两党在某些问题上互不相让,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 美国两党交替执政、相互监督,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严重威胁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美国两党在移民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以致参议院未能通过国土安全部新一财年预算案,甚至可能会导致国土安全部因无法发薪而关门,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故A、B两项可以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项说法正确;美国两党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故本题选D项。 6.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A. 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D 【解析】ABC三项是根据中国的世纪情况进行的改革措施,不是邓小平的思想精髓。“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的核心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本题答案选D项。

7.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A. 网络技术 B. 籼型杂交水稻 C. “两弹一星” D. 火药 【答案】B

【解析】“从人文精神角度”,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性,由此分析备选项可知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A项容易导致网络犯罪和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等不良现象,C、D两项容易导致战争,均与题目中的信息“人文精神”不符,故排除。

试卷第2页,总8页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人文精神”的概念,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哪项科技成就最能体现人文精神。

8.“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 B. 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孟子》在宋代以后地位凸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程朱理学推崇孔孟思想,将儒学经典作注,受其影响,《孟子》自此也受到较高的待遇,C项正确。A项是宋代时期的理念,但与《孟子》无关,排除。B项是儒家思想的根本,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陆王心学是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发展,是理学的一种表现,D项排除。故选C。

9.张之洞在《劝学篇》序言中写道:“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一是。旧者因噎而废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瘸。”书中《会同》篇写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据此分析张之洞

A. 认为保守派守旧误国 B. 认为维新派数典忘祖 C. 调和新旧两派、中西之学

D. 主张“思想要旧,器物要新”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张之洞认为新旧两派各有利弊,故A.B项错误;张之洞针对“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瘸”的现象,提出了“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故C项正确;“思想要旧,器物要新”只能体现张之洞的主张,却未体现前半段的社会现象,故D项错误。 10.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钱,免赴京当班.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规定一律纳银.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不许私自赴京当班。材料反映出明朝中期以后 A. 出现了“计工受值”的雇佣关系 B. 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 纳银代役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 商业繁荣使纳银代役成为主流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明代出现“纳银代役”没有反应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仅是各地至京的轮班匠,没有关于私营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饯,免赴京当班”说明这一政策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纳银代役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纳银代役,D项表述因果倒置,故D项错误。

11.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宋朝,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以上礼仪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封建官员的素质不断下降 B. 封建官员成为皇帝的奴仆 C. 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 D. 中央集权的加强

试卷第3页,总8页

【答案】C

【解析】从丞相和皇帝的关系来看,丞相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故选C。A错,从官员地位的变化看不出官员的素质变化;B错,不符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D错,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不是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12.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A. 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 荷兰、德国、法国 C. 西班牙、荷兰、美国 D. 西班牙、荷兰、法国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殖民霸权确立的过程。依据所学可知,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其丧失殖民霸权地位,排除B项;17世纪,经过三次英荷战争又打败荷兰,使荷兰丧失殖民霸权没地位,排除A项;在于法国的殖民争霸中,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号称“日不落”帝国。所以应选B,排除C项。

1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 ③②④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此题是识图题,历史科目中地图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根据图来确定时间。①抓住奥匈帝国,可知这是一战前的地图;②注意波兰的疆域,可知这是二战后;③注意地图中已没有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可知这是慕尼黑阴谋后,二战前的地图;④注意地图中波兰的疆域和东普鲁士,可知这是一战后的地图。所以先后顺序是①④③②,故选C项;ABD三项排序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地图的能力。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每张地图中体现的文字信息,如图①中的“奥匈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地图所处的时间,最后对四张地图按时间顺序排序。

14.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以“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背景下,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三省六部制度的实施,加强了皇权,故A项和C项是错误的。三省六部制下,行政决策方面皇权与三省之间有一定的制约关系,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但不是“民主”政治的体现,故B项不正确,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皇权是至高无上的;B项中的“民主性”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错误,三省六部制消弱相权加强皇权。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体制的运行对唐代政治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材料中不难发现三省六部体制对皇权的专制仍然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这也成为其在唐代

试卷第4页,总8页

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m167oqiq6ksx797jw59jajr88ky400wy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