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钢的热处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7:41: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一、判断题

1. 实际加热时的临界点总是低于像图上的临界点。 ( × )

2. 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也是通过形核及晶核长大的过程进行的。 ( √ )

3. 渗透性好的钢,淬火后温度一定高。 ( × ) 4. 淬火后的钢,回火时随温度的变化组织会发生不同的转变。 ( √ ) 5. 下贝氏体是热处理后一种比较理想的组织。 ( √ ) 6. 马氏体组织是一种非稳定的组织。 ( × ) 7. A1线以下仍未转变的奥氏体称为残余奥氏体。 ( × )

8.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片层状的铁素体和渗碳体混合物所以他们的力学性能相同。 ( √ )

9. 贝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较好的塑性、韧性。 ( √ ) 10. 钢的晶粒因过热而粗化时,就有变脆倾向。 ( √ ) 11. 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性能没有多大的区别。 ( × )

12. 完全退火不适用于高碳钢。 ( √ ) 13. 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刚的组织不发生变化。 ( √ )

14、钢的最高淬火硬度,只要取决于钢中奥氏体的含碳量。 ( √ )

15、淬火后的钢其回火温度越高,回火后的强度和硬度也越高。( × ) 16、 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Ac1以下,因此在回火过程中无组织变化。 ( √ ) 17、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淬硬层深度取决于电流频率;频率越低,淬硬层越浅;反之频率越高,硬层越深。 ( × ) 18、 钢渗氮后,无需淬火既有很高的硬度及耐磨性。 ( √ ) 19、 高速钢的热硬性可达600℃,常用于制造切削速度较高的刀具,且在切削时能长期保持刀口锋利,故又称锋钢。 ( √ )

20、 白口铸铁中的碳绝人多数足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所以其具有高硬度、抗磨性和低脆性。 ( √ ) 21、 在切削加工前先排预先热处理,一般说来低碳钢采用正火,而高碳钢及合金钢正火硬度太高,必须采用退火。 ( √ ) 22、 一般清况下碳钢淬火用油,合金钢淬火用水。 ( × )

23、 双介质淬火就是将钢奥氏体化历,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在钢件还未达到

该淬火介质温度之前即取出,马上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冷却。 ( √ ) 24、 下贝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 √ ) 25、

马氏体都是硬而脆的相。 ( √ )

26、 等温转变可以获得马氏体,连续冷却可以获得贝氏体。 ( √ ) 27、 28、

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可以用完全退火。 ( × ) 对于火性敏感的材料,可以采用快冷的方式(用水或油冷),以避免发生脆性。

( √ )

29、 钢的淬火加热温度都应在单相奥氏体区。 ( √ ) 30、 淬火冷却速度越大,钢淬火后的硬度越高,因此淬火的冷却速度越快越好。

1

( × ) 31、 32、 33、 34、

钢中合金元素越多,淬火历硬度越高。 ( 淬火后的钢一般需要进行及时退火。 ( 渗碳零件一般需要选择低碳成分的钢。 ( 钢的淬火温度越高,得到的硬度越高、韧性越低。(

× ) √ ) √ ) × )

35、 淬透性是钢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淬火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 ( × )

36、 淬硬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即钢淬火时得到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 ( √ ) 37、 38、 ( √ )

决定钢淬硬性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钢的含碳量。 ( √ )

淬火后硬度高的钢,淬透性就高;而硬度低的钢也可能具有很高的淬透性。

39、 完全退火是日前广泛应用于碳钢和碳合金钢的铸、轧制件等的退火工艺。 ( × )

40、 等温球化退火是主要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退火工艺。 ( √ )

41、 去心力退火的温度通常比最后一次退火高20-30℃,以免降低硬度及力学性能。 ( √ ) 42、 正火工件出炉后,可以堆积在潮湿处空冷。 ( × ) 43、 对于淬火温度过高而造成淬火硬度不足的工件,可在较低温度下重新淬火进行补救。 ( √ )

44、 碳钢及合金钢一般采用完全退火或等温球化退火,获得铁索体加片状或球状珠光体组织。 ( × ) 45、 对过烧的工件可以用正火或退火的返修办法来消除。( √ ) 46、 合金钢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提高了钢的屈服强度,因此和碳钢相比显著的减少了淬火引起的变形。 ( √ ) 47、 对于淬火温度过高而造成淬火硬度不足的工件,可在较低温度下重新淬火进行补救。 ( √ ) 48、 淬透性好的钢,淬火后的硬度一定高。 ( × ) 49、 淬透性好的钢,淬火后的硬度不一定高。 ( √ ) 50、 一.

退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 √ ) 选择题

1. 过冷奥氏体是指冷却到( C )温度以下,仍未转变的奥氏体。 A、Ma B、Mf C、Arl

2. 冷却转变停止后仍未转变的奥氏体称为( B )。 A、过冷奥氏体 B、残余奥氏体 C、 低温奥氏体 3、45钢的正常淬火组织应为( A )。

A、马氏体 B、马氏体+铁素体 C、马氏体+渗碳体 4、一般来说合金钢应选择( B )做冷却介质。

A、矿物油 B、20摄氏度自来水 C、 10 摄氏度盐水溶液 4、一般来说,碳素钢淬火应选择( C )做冷却介质。

A、矿物油 B、20摄氏度自来水 C、10 摄氏度盐水溶液

5、确定碳钢淬火温度的主要依据是( C )。

2

A、Ms线 B、C曲线 C、Fe-Fe3C 相图

6、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称为( B )。 A、淬硬性 B、淬透性 C、耐磨性 7、调质处理就是( A )热处理

A、淬火+高温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 淬火+低温回火 8、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的主要区别是( C )。

A、组织变化 B、加热温度 C、改变表面化学成分 9、球化退火一般适应于( A )。

A、高碳钢 B、低碳钢 C、中碳钢 10、钢在调至处理后的组织是( B )。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 回火屈氏体 11、钢在加热时,判断过烧现象的依据是( B )。

A、表面氧化 B、奥氏体晶界发生氧化或熔化 C、奥氏体晶粒粗大 12、化学热处理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的主要区别是( C )。 A、加热温度 B、组织变化 C、 改变表面化学成分 13、零件渗透后一般需经( C )处理,才能达到表面硬而耐磨的目的。

A、 淬火+低温回火 B、表面淬火+中温回火 C、 调质

14、用15钢制造的齿轮,要求齿轮表面硬度高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应采用( C )热处理。

A、 淬火+低温回火 B、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C、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15、为改善20钢的切削加工性能,通常采用( C )热处理。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正火

16、改善10号钢的切削加工性能,通常采用( C )热处理。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去应力退火 17、用65Mn钢做弹簧,淬火后应采用 ( C )。 A、高温回火 B、 低温回火 C、中温回火 18、下面钢中不适合表面淬火的是 ( C )。

A、45 B、08F C、65

19、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相比( C )。

A、效率更高 B、淬硬层深度更易掌握 C、设备简单 20、渗氮零件与渗碳零件相比( A )。

A、深层硬度更高 B、深层更厚 C、有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21、金属材料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高,其塑性越( A )。 A、好 B、中 C、差

22、用高碳钢和某些合金钢制锻坯件,加工时发现硬度过高,为使其容易加工,可进行( A )。

A、淬火 B、正火 C、退火

23、用 ( B )才能消除低合金刃具钢中存在的较严重的网状碳化物。 A、球化退火 B、完全退火 C、正火

24、调质处理是( B )复合热处理工艺。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低温回火 25、用T12A钢制造的锉刀,最后热处理采用( B )。

A、淬火+中温回火 B、调质处理 C、淬火+低温回火 26、钢的淬火加热温度都应在( A )奥氏体区。

3

A、单相 B、多相 C、双相 27、奥氏体在A1线以上是( A )相。

A、稳定相 B、不稳定相 C、半稳定相 28、正火工件出炉后,可以堆积在( B )空冷。 A、潮湿处 B、干燥处 C、阴冷处

29、等温转变可以获得( A ) ,连续冷却可以获得( B )。 A、马氏体 B、贝氏体 C、渗碳体

30、对过烧的工件可以用( A )或( B )的返修办法来消除。 A、正火 B、退火 C、回火

31、对于淬火温度过高而造成淬火硬度不足的工件,可在较低温度下重新( A )进行补救。

A、淬火 B、回火 C、正火 32、决定钢淬硬性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钢的( B )。 A、含锰量 B、 含碳量 C、含硅量 33、渗碳零件一般需要选择( A )碳成分的钢。 A、高 B、中 C、底 34、( C )都是硬而脆的相。

A、贝氏体 B、奥氏体 C、马氏体 35、淬火后的钢一般需要进行及时( B )。

A、正火 B、 退火 C、回火

36、钢的最高淬火硬度,只要取决于钢中( B )的含碳量。 A、贝氏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37、完全退火不适用于( C )。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38、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 A )以下,因此在回火过程中无组织变化。 A、Ac1 B、Ac2 C、A1 39、常规热处理不包括( A )。

A、化学热处理 B、退火 C、正火

40、钢( B )后,无需淬火既有很高的硬度及耐磨性。 A、渗碳 B、渗氮 C、渗透

41、钢的晶粒因过热而粗化时,就有( B )倾向。 A、变硬 B、 变脆 C、变软

42、( C )是日前广泛应用于碳钢和碳合金钢的铸、蚪、轧制件等的退火工艺。 A、球化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完全退火

43、高速钢的热硬性可达( B ),常用于制造切削速度鞍高的刀具,且在切削时能长期保持刀口锋利,故又称锋钢。

A、500℃ B、600 ℃ C、700 ℃

44、( A )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较好的塑性、韧性。 A、贝氏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45、淬硬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 C )分布的特性。即钢淬火时得到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

A、深度 B、脆度 C、硬度

46、合金钢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提高了钢的( C ),因此和碳钢相比显著的减少了淬火引起的变形。

4

A、韧性 B、硬度 C、屈服强度

47、由于正火较退火冷却速度快,过冷独度大,转变温度较低,获得组织较细,因此同一种钢,( A )要比( B )的强度和硬度高。 A、正火 B、退火 C、回火

48、对过烧的工件可以用( C )或退火的返修办法来消除。

A、淬火 B、回火 C、正火 49、对于火性敏感的材料,可以采用快冷的方式用( A )或( B )冷,以避免发生脆性。 A、水 B、油 C、冰

50、实际加热时的临界点总是( A )于像图上的临界点。 A、高 B、底

C、平行 5

搜索更多关于: 钢的热处理 的文档
钢的热处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oud8imas62a888ee5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