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C.⑤⑥①③②④
3.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
A.《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先后依次写屠格涅夫、左拉、都德和福楼拜,各有侧重地描写了他们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
B.《最后一课》就是一篇短篇小说。它叙述视角巧妙,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的心理的变化,间接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借枯燥的学习生活抨击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儿童无自由,受摧残,揭露了残害儿童的教育本质。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必要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使就学”。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春天的江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 5.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二、名句名篇默写 6.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B.④③②①⑤⑥ D.①②④⑤⑥③
(4)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
(5)轻捷的叫天子(云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念白求恩》) 三、诗歌鉴赏 7.1)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①如果把“惊慕”改为“羡慕”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中心,通过隽永的文字赞美母爱、赞美童心、歌颂自由。 B.冰心的《繁星》《春水》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主要以“小诗”为主。 C.《繁星》《春水》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颂扬,对爱情的讴歌。 D.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 四、综合性学习
8.学了《古代诗歌四首》后,班上准备举行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如果要举行赛诗会,请你为赛诗会拟定一种形式,写在下面。(_________) (2)下面是“生活处处有古诗”情景表演中的几个片段,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古诗名句。 ①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引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本次活动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文言阅读 (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是 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 时期伟大的 家,教育家。(2分)
2)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限两个停顿。(1分) 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诲女知之乎( ) 4)翻译句子。(2分)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3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道出了多层关系: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
B.本文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须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C.“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说明“俭以养德”与“静”没有什么关系。 D.作者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一要有志,二要淡泊宁静,三要惜时。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朵朵白云 刘国星
老牧人身着天蓝色蒙古袍,古铜色脸庞,皱纹堆叠,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老牧人一年四季放牧一群羊,行走于草原的坡坡岭岭间。无论春夏秋冬,老牧人的长调都伴着他的羊群。 老牧人父母辞世早,他终身未娶。也有人说,是老牧人穷怕了,怕花钱。老牧人不置可否。
北草原的五六月份,雨水丰沛,草长花开,调皮变幻的云成团了。老牧人就赶着羊群,向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走去。
有人礼貌地打招呼,喂,牧羊哩! 老牧人笑笑,说,做神仙哩!
老牧人也常向牧人讲牧羊经:要春放沟膛,冬夏放山梁,秋季草丰满地跑。春季沟膛里地势低,水分足,草先出来,羊就容易吃到草;冬天要放阴坡,天冷,羊一停,就冷,要运动着,肉就长得瓷实;当然,夏季放阳坡,太阳毒,热,羊也待不住;秋季呢,满世界都是草,还结了籽实,香哩!运动着吃,身条就会长得美!这叫抓“肉膘”。
牧人们听着,啧啧称赞。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大家也都知道,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每年羊出栏,来了羊贩子,他的羊出完栏,都是这个数。而别家的羊群却挤挤搡搡,哪群也有几百只,他们都发了“羊”财。他们看见老牧人省吃俭用的样,就有点不屑。
一再要求养羊的嘎查达也不理解。
老牧人也曾奔走呼号,别超牧,草场扛不住。嘎查达说,要做跨越式发展,你懂啥!老牧人却管住自己,他说,我这片草场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若多了,就成了遭罪啦!羊贩子们也爱收老牧人的羊,数九寒冬,别家的羊瘦骨嶙峋,老牧人的羊,却还是滚瓜溜圆!羊羔是在腊月生的,牧人们就都慌了神,羊瘦没奶,母羊见着羊羔就躲;不躲的,乳房就被吃出了血……老牧人家的母羊和羊羔,却很和谐——母羊亲羊羔,羊羔跪乳。
那天,嘎查达领众牧户参观,却见一只母羊躲开欲吃奶的羔子,跑到远处吃草。人群里就有七高八低的笑声。老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蒙古包,拿出马头琴,边拉边唱; 柴格,柴格,柴格/你的白羔饿得慌呀/你快发发软心肠吧 反复地唱,那母羊竟停住吃草的嘴,慢慢向羊羔走来。
嘎查达和牧人们很惊奇。老牧人说,这羊生的是头胎,不是没奶,是还没有做母亲的经验! 就在那个早晨,嘎查达大手一挥,再不能过度放牧啦! 还是一个早晨,老牧人赶着羊群穿梭于云朵之间。
可太阳升起来了,云朵不和羊群玩耍了!羊群出来了,老牧人却倒在高高的山梁上。
三天之后,牧人们才发现了这群没人牧放的羊。找老牧人,却见他的尸身已被野狼和神鹰带走了。 于是,就有人带着哈达、奶酒来山梁祭拜。忽一日,竟来了一辆车,下来许多孩子,一数,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老牧人养活他们五六年了! 于是,哭声一片。
有牧人说,最近半年,老人身上常带着黄油和奶食品。他可能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
1)文章开头三个自然段分别交代了什么内容?从全文看,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画线句子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3)文章以“一朵朵白云”为题,文中也反复出现“云”(云朵),试简析“云”(云朵)的作用。 4)本文写了老牧人牧羊和资助城市孤儿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12.阅读“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回答问题。
1)“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的原因是什么?皇帝听到“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之后,“有点儿发抖”的原因是什么?
2)文段中对皇帝的心理和神态描写揭露了皇帝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七、作文 13.作文。
十三四岁的你,刚刚走过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可贵的亲情;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难得的友情;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功;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能表达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D 5.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