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必修三能源资源的开发知识点总结(详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21:07: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非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特征: 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 资源开发条件

从资源状况、市场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综合考虑。 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a. 储量丰富;b煤种齐全;c分布范围广;d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

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e开采条件好,每天多为中厚每层,埋藏浅,适于漏填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 市场广阔

原因:a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b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c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3、 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二、 中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

1. 人均资源量少;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3.单位产值的能耗高;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三、 能源基地建设。

1. 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 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三条运煤专线:北部的大秦铁路,中部的神黄铁路,南部的焦—兖—日铁路) 3.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a. 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b. 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问题:我国煤炭运输主要方向是“北煤南运”,为什么修建三条东西方向的运煤线路呢?

答:三条东西方向的运煤线路主要是将煤炭运往沿海,通过海运到达我国南方地区,也可以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压力。

四、 能源的综合利用(仅采煤,产业结构单一,不仅经济效益低下,还会产生

严重环境问题;)

1. 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2. 效果: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注: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大量水资源,而山西又是缺水省份,由此建万家寨引水工程(山西西北部晋蒙交界处引黄河万家寨水库的水到晋北大同、朔州,晋中太原,大大缓解了这些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 五、 环境的保护欲治理

1. 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a. 成因: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矿区道路的铺设,大面积开挖

地表,排弃大面积土石,处理不当会造成生态问题。

b. 生态措施: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蔬菜、水果及

肉蛋奶生产基地。

补充:书46页图3.10问题

⑴黄土高原许多地区建设露天煤矿:①有利条件是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储量大、便于开采。

②露天煤矿已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是:

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空气;露天开采,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⑵分析图中露天煤矿生态建设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对环境的作用: ①隔离护坝

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和冲毁采掘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 ②固沙草方格、灌木乔木绿化带

阻沙、固沙和挡沙,保护水土和防风 ③复垦区

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⑶对“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这个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①从河流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木;②引水浇灌复垦区; ③在河漫滩植树种草等。

2.“三废”的治理

A.原因: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三废”污染。 B.治理措施: a.加大科技的投入

b.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c.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d.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 调整产业结构

a. 调整原有重化工业,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b.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高中地理必修三能源资源的开发知识点总结(详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unz3eh3m4bpta10lx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