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达摩禅经-讲解(南怀瑾讲于香港1992)(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6:03: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修行观出息 上际第四禅

所以一出一入,还要打通喉轮这一部份,空了。所以我们要修出入息的法门,一直到第四禅离不开这个功夫。 已极风境界 于彼正忆念 云何我是心 于缘究竟未 或复更于上 少进重观察 或即于彼住 不作余方便

到达了风脉真空了。于彼正忆念:才真正到达忆念的境界。云何我是心:等到得了禅定,风际的境界,才真正讲到唯心的道理。求明心见性,这个时候才能正求。心怎么明?于缘究竟未:在这个地方才求究竟。或复更于上:或者到达禅定,得四禅的境界。在这个功夫上再求进步。要修止、修观了。或即于彼住:或者修到止,修到观了,不作余方便。

修行如是观 则能除疑惑 修行极风际 是处善观察

当知如是心 则名除疑观(观门竟)

所以真正的修行,要对这些智慧的观察境界,照这样做才能除去疑惑。修行极风际:他再三强调修止观的重要。极风际,由止得了定,起观,就是我刚才引用【楞严经】的性风真空,性空真风。在这里仔细去观察。你应该知道这样的心量才是除疑观,没有怀疑了,这个求证到了。

达摩多罗禅经(南公怀瑾老师1992年讲于香港)

25

达摩禅经-讲解(南怀瑾讲于香港1992)(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zv65bls205ej21u7ts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