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先生有一本小书,叫做《林散之笔谈书法》(幻灯片)。这本书虽小可是讲的特别实在,不玄远晦涩,是林先生平时与学生的谈话,里面讲到青年人如何学习书法。这本书共分十五个章节:(幻灯片)
一 谈品格 二 谈门径 三 谈工具 四 谈笔法 五 谈墨法 六 谈布白 七 谈学古、创新 八 谈读书、医俗九 谈楷书 十 谈隶书 十一 谈行草 十二 谈书家 十三 谈本人 十四 谈印章 十五 杂谈
9
由陆衡先生整理。陆衡先生说,林散之先生对青年讲书法的学习尤其是对于读书这个事情,谆嘱再三,说读书并非只是增长知识,更在于变换气质,祛除俗气。在“谈读书、医俗” 这一章节里林先生说:(幻灯片)
光学写字,不读书,字写得再好,不过字匠而已,写出来的字缺少书卷气。——与庄希祖谈
写字要有功夫,要写字,要读书,要有书卷气,否则是匠气。 字有百病,唯俗病难医,多读书方能医俗。 ——与桑作楷谈
无论书法作画,总宜多读书点书,才有气味。不然,徒事弄笔弄墨,终归有俗气。这个俗气实在难除。书最难读,非一朝一夕之功,游历还属于第二阶段。书读不好,游历也是枉然。古人说入宝山空回,一无所得。山川的气象不能尽心写下来。
全中国莫有深通书画的人,也就是莫有能读破万卷之人,所以下笔粗俗难堪。如民国年间还有些读书的人,都流寓香港了。
这个关不得过。什么关?就是俗字这个关。要读书,古读万卷才能不俗。 变换气质才能不俗。 ——与张尔宾谈
高二适先生说:“光写字不读书是书匠。”其实连字匠也够不上! 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也。
仅仅把读书当作提高艺术水平的捷径是不够的。读书为了改变自己的气质,提高精神境界。艺术创作除了读书及前人作品外,还要社会与大自然这两卷活书,它的篇幅无限,每天都在延长、拓深。
书,是前人彼时彼地感受的结晶,不尽与此时此地的我相同,可以参记,不能照搬。照搬,不是创造。
——《林散之序跋文集》
林先生在与不同的学生谈到书法的学习时,反复谈到读书。说写字最大的弊端在于书法的品格俗气,而书法的品格决定与人的品格,要是人不俗
10
气,就要多读书,广游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也。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虽然是一本小册子,可是包罗完备。对于我们学习书法会有很大的、切实的帮助的。
这里有一个我们要读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应该读什么书。我觉得可以分这样几个方面:
1书法理论(幻灯片)
说到书法理论,启功先生说,有人问他学写字看什么参考书好。启功先生说:“求学看参考书,这是天经地义的,毫无问题。但是学书法,看参考书,从我的经验来说,多半文不对题。”他说:“看古书,讲书法理论,古代的像六朝、隋唐的关于书法理论的文章,我看他们都是很好的文学作品,更直接说是美文的作品,是写起来漂亮,文采非常丰富。怎么样子就能够实用到我手上,在纸上发挥直接的作用,我现在还没发现,没写出来。”“理论是口头或纸上说的道理,跟实际操作毕竟隔着一层。”他说还是“有钱就买帖,有兴趣就临帖,再有富余的时间就看帖。看看人家介绍这个帖的特点,也可以从旁得到一些启发。可是成本大套的,特别是古代书法理论的书,现在我不知道哪个好,我看得很少。”
其实我们看古代书论就是想得到这个启发。关于古代书论的书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崔尔平编撰的《历代书法论文选》和《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从古代论书的文字中选择精华,编撰成书。由赵壹的《非草书》开始,到清末书家的理论文章。要想读完,绝非容易的事。也没有必要。读一些经典就可以了。如孙过庭的《书谱》,绝对的经典。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幻灯片)中论述书法的文字,刘熙载《书概》(幻灯片)等等。古代的书论一定要选取经典。
再有就是近代一些书法家撰写的一些小书,谈的平实,切合实际,容易操作。如上面提到的《林散之笔谈书法》(幻灯片),再有诸宗元《中
11
国书画浅说》(幻灯片),罗继祖《墨庸小记》(幻灯片)。都是薄薄一小册。却绝对实用。
另外,还有启功先生关于书法的文字。有一年,我去书店,碰见了老书法家周昔非老先生。当时老先生在书店的三楼,拎个小凳子,在书法理论书架前面正在看书。当时,我看到了几本当代书法家编著的一套书,我凑过去问,周老师,那几本书要不要买。周老师说,别买了,他们写的东西,回头一翻他们都看不懂。多看点这样的书。周老师指着架上《启功书法论丛》(幻灯片),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我就买了回来。当然我说的那几本书,等老先生离开了,也都买了。这些老先生的书好就好在读起来不费力气,不故弄玄虚,问题谈的深入浅出。上面说到的启功先生说的看参考书的问题,就是这本书的里篇文章《破除迷信——和学习书法的青年朋友谈心》里面讲到的。这篇文章很长,共有十三个章节(幻灯片):
第一章 迷信由于误解
第二章 字形的构造应该尊重习惯 第三章 碑和帖 第四章 文房四宝 第五章 入门练习 第六章 学术循序说 第七章 “用笔”说 第八章 真书结字的黄金律 第九章 如何选临碑帖 第十章 执笔法 第十一章 求人指教 第十二章 参考书 第十三章 如何才能写好字
我们读这样的书,就是想从中找到学习的方法。关于书法教育理论,尤其是适合小学书法教学的书法教育理论文字实在不多。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