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书写示范能力与学生个性化指导的策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8:37: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体学生,以尊重并适应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创设最有利于每个学生得到最好发展的环境,一句每个学生能力的最高点灵活制定教学目标,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及资源(主要是学习卡片等资源,而非教材),灵活运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方式,通过开放、弹性、自主、多元的教学机制,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

也就是说,个性化学习是以学生的学习为重心展开的教学方式。 首先,个性化教学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学生和学生之间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基础不一样,学习特点不一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下面我们就从技法教学、欣赏教学、书法文化教学等方面来谈一谈书法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一点尝试。

第一、对教材的单元重新组合(幻灯片)

我们传统的技法学习,是先学习点画、然后偏旁结构、然后章法。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教师面对传统的教材体系要有选择性的重组、改编教材。我们传统的教材,如知名的上海书画出版社的《中学生字帖》,这是非常经典的书法教材,(幻灯片)从笔画到部首再到结构布势,每一部分里又分若干单元,是一本体系完备的教材。 第一章 笔画

第一单元 基本笔画运笔练习 第二单元 基本笔画形态变化 第三单元 笔画组合变化 第二章 部首 第一节 字头练习

第一单元 对准直中线书写的字头 第二单元 对准直中线左右分开的字头 第三单元 对准直中线左右不分开的字头 第二节 边旁字练习 第一单元 左旁字的书写练习

17

第二单元 右旁字的书写练习 第三节 部首在字底的练习 第一单元 部首在字底的书写练习 第四节 框廓形的边旁字练习 第一单元 左覆披边旁字的书写练习 第二单元 框廓字的书写练习 第三单元 其他部首的书写练习 第三章 间架结构 第一节 结构形式

第一单元 独体字的书写练习 第二单元 左右结构的书写练习 第三单元 上下结构的书写练习 第四单元 内围结构的书写练习 第二节 结构比例

第一单元 左右结构比例(一) 第二单元 左右结构比例(二) 第三单元 左右结构比例(三) 第四单元 左右结构比例(四) 第五单元 上下结构比例(一) 第六单元 上下结构比例(二) 第七单元 上下结构比例(三) 第八单元 包围、覆披结构比例 第三节 结构布势

第一单元 疏、密、大、小字形的布势 第二单元 长、短、偏、斜字形的布势 第三单元 堆、插、重、并字形的布势 第四单元 向、背、孤、单字形的布势

再有我们看到人教社尚未出版的《书法练习指导》,语文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已经出版的《书法练习指导》,都是大概遵循这样

18

一个体系。教材得有体系,目前也只能是这样一个体系。但是这样一个体系是不是真正的符合小学生学习书法的规律,是不是真正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想,我们有经验的书法老师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如果按照教材这样的体系教下来,会有这样的情况:第一节课学横,学生学不会。横的起笔和收笔就把学生弄糊涂了,写不好,接下来是哪个笔画也写不好。时间一久,学习书法的兴趣慢慢就没有了。学习书法,控制这支毛笔,挺难的。可以说毛笔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书写工具,他的表现力极为丰富,是其他的书写工具望尘莫及的。同时他构造简单,也正是因为它简单,所以他很难控制。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做这样的尝试,就是改编、组合教材来适应学生的学习,保护、提升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比如点画技法教学单元,教师也可以不按照横、竖、撇、捺、点的顺序来教学。可以提炼出笔法的共性。比如,横、竖、撇、捺、点这些基本笔画的起笔都是由毛笔向右下按笔然后转锋这样的书写动作完成的,我们就可以交给学生这样的方法,提炼出这样一个技法的共同点,先按笔,再向不同的方向转锋。然后先学习写撇,因为撇的收笔只需要逐渐提笔来完成,相对于横的收笔来说较为简单,学生一拿起毛笔来就能够写出来一个初具形象的笔画,自然会有成就感,这样就更好地保护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书法的教学,也可以不遵照先点画,再偏旁,再结构,再章法这样的体系。也可以重新编排组合。比如,学习了几个点画就组字练习,然后就可以写一篇字数少的作品。比如学习了横与竖之后,可以练习至,正这样两个字,然后两个字组合起来可以书写一个小条幅。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是通过改变教材的体系,来适应学生的学习,这是个性化教学所提倡的一个做法。再有,书法教学中的欣赏教学,非常重要。接下就说一说欣赏教学。

第二、注意欣赏教学,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

书法教学当中的欣赏教学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之前说的陈振濂《书法教育学》中谈到书法教学原则,其中有一条是欣赏领先原则。欣赏能够让学生产生美的情感,带着情感来学习,学习的过程是愉悦的。能够对书

19

写,技法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学习悬针竖与垂露竖。先学习过了悬针竖之后,将两个竖做以对比,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一定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因为自己的语言才是学生真正的感受。这是让学生现有一种心理的体验,然后带着这种体验来书写。

拿“绞丝旁”一课为例。学习过绞丝旁之后,在结构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欧、颜、柳、褚四 “家”的“经”字,把这四家“经”字拼到一起,这样有了比较,几家的风格就容易突出出来,容易被同学们所感受。然后让学生们说一说看到各家的“经”字之后的感受。之后,再欣赏不同的风景的照片(硬朗的山峰、气势宽博的群山、秀美的树林、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不同景色的照片给人们以不同的感受,让同学们说一说哪一个字与哪一幅图片给我们的感受相近,并说一说为什么。之后,再出示代表不同风格的四个词:伟岸、柔美、庄严、瘦硬,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把相应的字与代表这种风格的词匹配起来。这样,对四“家”风格的感受由模糊感受到形象感知,再到抽象概括,使同学们对四“家”风格的审美感知愈加深入。

另外,在书法课堂的欣赏教学当中,要注意同学们的“个体审美差异”,不要求每一个同学说的都一样。比如学生对颜体与欧体两者的风格哪一个更“强壮”存在不同的意见,对欧柳哪一个更“硬”也有不同的感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想是因为审美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个体行为,每一个审美个体所处的审美立场总是存在着细微的不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任何一个细小的差别都可能导致最终的审美感受的不同。而每一个审美个体的立场又是潜意识的,所以任何一个权威也无法将多个人的审美体验统一起来。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同学们的感受,哪怕两个同学的感受是差别很大的。只要学生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就是最好的。因为他有了自己的感受。 3发展性评价

关于书法评价的问题,《指导纲要》中提到评价的目的在与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和审美情趣。各个年段有不同的重点。小学低、中年级的书写评价,要重视对基本笔画、结构

20

的正确把握;关注认真的书写态度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小学高年级还要关注书写的美观与流利。中学要关注书写练习的坚持和书写水平的持续提高。

我们指导学生临习都是技法、风格高度成熟的碑帖,学生的临习总会带有符合学生特点的不成熟,有天真的趣味。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发挥评价的作用。给学生以激励,还要提出进步的方向与方法。总之,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最后就是,我们的书法教学要开展书法文化课、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书法的魅力。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学而能用,比如在期末组织中年段学生写福字,高年段的学生写春联,赠送给亲友。这样的活动,让书法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书法文化课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感受书法。《拓碑的体验》一课就是本着这个目的而开展的一节课。

21

教师书写示范能力与学生个性化指导的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zz00jdtr9epjx24knf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