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长木板右端下方有一个垫块,使长木板有一个倾角以平衡摩擦力。关于平衡摩擦力的滑轮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塑料桶及桶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连接塑料桶和小车的轻绳及小车后的纸带都去掉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摩擦力的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必须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某同学保持塑料桶中砝码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获得 多组数据后作出了图象。该同学的作图方法和所用数据无误,他所作图象可能是下列四个 选项中的_______
(3)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52cm,BC=4.03cm,CD=6.53cm,DE=9.02cm,EF=11.51cm,
2
FG=14.02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m/s,打纸带上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F=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5.(8分)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质量为m,用水平推力F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现保持F大小不变,方向改为与水平方向成0=60°角斜向上拉木箱,也能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16.(10分)中国已迈入高铁时代,高铁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辆高铁测试列车从甲站始发沿平直轨道行驶,最后停靠乙站,车载速度传感器记录了列车运行的 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给信息。求: (1)列车出站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 (2)甲、乙两站间的距离L;
(3)列车在甲、乙两站间运动的平均速率v。
17.(10分)如图所示,滑雪人和滑雪装备总质量m=60kg。滑雪人收起滑雪杆从静止开始
2
沿倾角?=37°的雪坡以a=2.0m/s的加速度匀加速滑下,经过时间t=10s到达坡底。
2
雪坡和水平雪面间平滑过渡。(sin37°=0.6,cos37°=0.8,g取10m/s) (1)作出滑雪人在雪坡上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滑雪人受到的阻力。
(2)假设滑雪人到达水平雪面后所受的阻力与雪坡上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则滑雪人能 在水平雪面上滑行多远?
18.(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条质量M=2kg的长木板,木板长度L=2m。在木板右端上放置一个质量m=1kg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木板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10m/s。求
(1)在木板上至少施加多大的水平外力F1,物块能相对木板滑动;
(2)在木板上施加一个大小为8N的向右的水平外力F2后,物块在木板上的运动时间t。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