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把)
3、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的样子,助词。) 2、或师焉,或不焉(句末语气助词。)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 哪里。)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在这里)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折向西面。)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五、 特殊句式:
1、判断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被动句:六王毕
输来其间
戍卒叫,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哀自)
2)定语后置: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
钉头磷磷(磷磷钉头) 瓦缝参差 管弦呕哑
3)状语后置: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 (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主语省略)
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谓语省略) 长桥卧(于:在)波,未云何龙(介词省略) 几世几年,剽掠(于:从)其人(介词省略)
谁得而族灭(秦国)也(宾语省略)
《方山子传》
一、通假字
1.前十有九年 通“又” 2.犹见于眉间 通“现”
3.往往阳狂垢污 通“佯”,假装 二、一词多义 1. 因
①因谓之方山子 于是 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趁机 ③因其固然 依照 三、 词类活用
①余既耸然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②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使动用法,使……跟从 ③亦足以富乐:使动用法,使……享乐富足 四、古今异义词
①然终不遇 古:不被重用 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古:遗留下来的样子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古:妻子儿女 ④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古:马背上 ⑤使从事于其间 古:任职 五、特殊句式
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判断句
2.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状语后置句
3.然终不遇 被动句 4.何为而在此 宾语前置句
5.鹊起于前 状语后置句 6.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状语后置句 7.岁得帛千匹 定语后置句
8. 欲以此驰骋(于)当世/徒步往来(于)山中/呼余宿(于)其家/游(于)西山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大铁椎传》
一、通假字
1.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通“叩”,询问。 二、一词多义 1.且
①久居,祸且及汝 将要 ②贼能且众 而且
③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 并且 ④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 况且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尚且 ⑥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将要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将要
2.力 ①力多善射 气力 ②力请客 极力
3.许 ①不知何许人 名词,处所 ②杀三十许人 形容词,表示大约的数量 4.寝 ①有健啖客,貌甚寝 丑陋 ②既同寝 睡觉 三、 词类活用
夺其物,故仇我:意动用法,以……为仇
客初至,不冠不袜:名作动,戴帽子,穿袜子
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名作状,从四面
客奋椎左右击 名作状,从左右四、古今异义词 四、古今异义词
子灿见窗户皆闭 古:窗子和门 五、特殊句式
1.客则鼾睡(于)炕上矣 省略句
2.吹觱篥数声 定语后置句 3.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判断句
4.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定语后置句
5.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