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 简答题
1、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答: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表现为:(1)概念不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者有何关系?
答: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两者的关系表现为: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而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3、统计调查的概念和种类。
答: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的种类划分:
(1) 根据被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调查、问卷调查。 4、统计分组的概念和种类。
答:根据统计研究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5、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答: 时期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在于:(1)时期指标数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指标数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累计相加;(3)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6、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答: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是综合反映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变异指标的作用表现为:
(1)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2)变异指标可以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3)变异指标说明现象变动的均衡性或稳定性。 7、如何理解抽样推断的概念和特点?
答: 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抽样推断具有如下特点: (1)统计抽样推断是以部分推算总体的一种认识方法; (2)抽样推断是建立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3)抽样推断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 (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8、同度量因素的概念和时期的确定。
答: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经济现象转化为能够相加的经济现象的因素,称为同度量因素。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以相应的基期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以相应的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9、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计算结论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答:当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指数,在采用基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
一般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当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指数,在采用报告期总值 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 10、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期数列。基本特点是:(1)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 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3)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
短有直接关系。
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值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发展状态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点数列。 基本特点是:(1) 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2)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不可以相加。(3)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统计学原理 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错)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错)
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错)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错)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错)
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对)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对)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错)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对)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对)
1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到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错)
12.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错)
1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对) 14.典型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对) 15.统计调查误差就是指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错)
16.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错)
17.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对) 18.采用重点调查搜集资料时,选择的调查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错) 19.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对)
20.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要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要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错)
21.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错)
22.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对)
23.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错) 2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错)
25.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错)
26.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对)
27.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对)
28.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错) 29.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对)
30.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对)
31.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错)
32.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对)
33.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错)
34.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对)
35.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错)
36.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错)
37.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当各组单位数出现的次数均相等时,按加权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按简单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对)
38.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错)
39.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错) 4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错) 41.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它说明了单位标准差下的平均水平。(错) 42.1999年与1998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较相对指标。(对)
43.中位数与众数都是位置平均数,因此用这两个指标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缺乏代表性。(错)
44.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错)
45.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错)
46.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