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点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记住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自主解答】 (1)最小最亮 10 (2)蜡烛和光屏间距离较 小 (3)左 > 倒立、放大
注意:物与像的动态分析
运用“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分析像的变化和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时,需分清物距(或像距)有什么变化,再根据规律判断像距(或物距)以及像的变化。
命题角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常考) 例3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路点拨】 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来解决本题。 【自主解答】 A
变式训练:
3.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 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
5
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4.在焦距为5 cm、9 cm和15 cm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__同一高度_______;
若将蜡烛放置在A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 _15__cm的透镜
所成的像最大;若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5或9_cm。
知识点三 眼睛和视力矫正
例4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思路点拨】
近视眼: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凹透镜。
远视眼: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凸透镜。
6
【自主解答】 D
变式训练:
5.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D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7
》好好学习》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