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利用已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2、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3、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
4、组织好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活动。
5、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7、帮助学生确定恰当可行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伊西哈拉镇中学 阿斯古丽·吐尔地 2016年9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