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长春版7下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4 5:59: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沙砾与泡沫,虽是平凡而微小的事物,但在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笔下却折射出了耀眼的光辉。今天,让我们共同沐浴这耀眼的光辉,体悟生活的真谛。 二、走近纪伯伦。

纪伯伦,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1883年1月6日生于北部山乡卜舍里,1931年4月10日卒于美国纽约。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贫民区,进入侨民学校。两年后回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其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了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专门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他组织和领导了由旅美作家参加的笔会,成为旅美派的代表作家。逝世后,他的遗体被运回祖国,在家乡安葬。

他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美国人赞誉其“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是“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代表作有《沙与沫》《泪与笑》《先知》等。《沙与沫》是一部格言、寓言体散文诗集。 三、朗读每一则格言。 1.默读,要求读准字音。

2.齐读,要求读准重音,合理断句。 3.男女生分读,要求尽量背诵。 四、体会文题的含义。

明确:沙与沫都是生活中平凡而又微小的事物,但这微小中却蕴涵着人生的大道理,让我们领会到了生活的真谛。

提问:如果用23则中的一则来诠释文题的含义,应该选择哪一则?

明确:第20则:在充分思考了露珠之后,我知道了大海的秘密。从点滴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 五、体会每一则的含义。

在这23则当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则?说明理由。 明确: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有:

1.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一个人的意义体现在他追求成就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的意志品质,如坚定、执著、刻苦、勤奋、勇气等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人生的意义。奋斗的过程所体现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结果。 2.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真正的友谊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能够分享快乐更应分担困苦,不能把友谊作为实现某种个人目的的手段。

3.只在你被追逐的时候,你才快跑。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4.最可怜的人是把他的梦想变成金银的人。

把物质追求作为人生全部追求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他活着也如同行尸走肉。 5.真正伟大的人是不压制人也不受人压制的人。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对待别人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在别人面前也要活出自己作为人的尊严。 9

6.一个羞赧的失败比一个骄傲的成功还要高贵。

羞赧的失败,其高贵之处在于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能够在失败中深刻反思,这样的失败就是将来的成功;而骄傲的成功让人放松努力,容易停滞不前,那也必将走向失败。 7.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因有理想而活着的生命才是热情的生命,热情和激情是生命的新鲜血液,是生命不衰竭的法宝。 8.忌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之中颂扬了我。

之所以会有人在你的背后对你恶语中伤,那是因为你的某些方面是他所不具备的,是他所忌妒的,所以在大加非议你的同时他也颂扬了你。 9.重视人们的缺点,是我们最大的缺点。

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毛病,我们愿意关注别人的缺点,是想借以换取对自我的一种安慰,我们需要从别人的不足中来肯定自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10.贫穷是暂时性缺欠。超过需要的富足,则是一种永久性疾病。

人可以有物质上的需求,但应该有一个度,如果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精神世界就会一片荒芜。 11.人的价值在于他所创造的东西——即使数量很少;而不在于他所聚敛的东西——即使数量很多。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而不在于索取。

12.具有许多目标的人,是离达到目标最远的人。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总结:同学们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每一则“沙与沫”,大家已经领悟到了“沙与沫”的内涵,下一节课我们将就大家理解有困难的几则进行探讨。 六、背诵《沙与沫》。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由学生背诵《沙与沫》导入。(学生背诵时,每个人背一则,直至都背完。) 二、探讨学生有疑问的几则。

1.如果你嘴里含满了食物,你怎能歌唱呢?

明确:“食物”指物质生活,“歌唱”代表精神追求。人如果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就会失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2.我们都是囚犯,不过有的是关在有窗的牢房里,有的就关在无窗的牢房里。

明确: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生活的制约和束缚,即我们都是“囚犯”,只不过当面对生活给予我们的压力和束缚时,有的人能够给自己的心灵开一扇窗户,让生活的阳光洒进来,而有的人则完全封闭自己,让自己生活在牢房里。

3.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 明确:只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练才有可能成为珍珠和钻石。 4.听真理的人并不弱于讲真理的人。

明确:听真理的人和讲真理的人同样都是信奉真理的人,不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对真理只要真诚地信奉就足够了。

5.生命是一支队伍。迟慢的人发现队伍走得太快了,他就走出队伍。快步的人又发现队伍走得太慢了,他也走出队伍。

10

明确:这一则描绘了三类人:迟慢的人惧怕社会的发展,甘于被淘汰;快步的人是先知,他们走在社会的前头,是具有创造力的一群人;而处于二者中间的则是大多数的平凡人。 6.生意若不是交换,那便是偷窃。

明确:真正的生意应该是公平、公正的,不能违背道义,失去原则。

7.我多么可怜这样的人啊:他在同一时间一面伸长舌头去赞美,一面伸长手臂去乞求。

明确:这类人是可怜的,伸长舌头赞美的丑态是为了达到伸长手臂乞求的目的,他们不惜为了个人的目的牺牲作为人的尊严。

8.哦,他为何从你的大海中取水,却又夸耀他的沟渠呢!

明确: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恰恰就有这样的人,受到别人的恩惠不但不知回报反而把一切当做是自己的功劳,是很可耻的一类人。 9.四方脑袋怎么能考虑圆形的思想?

明确:“四方”代表刻板,“圆形”代表变通、灵活。思维刻板的人是接受不了新思维、新事物的。 10.黑色对白色说:“如果你是灰色的话,我就能容忍你了。”

明确:黑色和白色代表两种对立的观念,两种观念对立的结果,其中的一方要么是完全放弃自己,要么保持中立,这样才会被另一方接纳。

三、如果从这23则格言中选择一则送给自己,你选择哪一则?选择一则送给全班同学,你选择哪一则?

(这个问题的设计希望达到能够用这些格言指导自己生活的目的。) 四、根据我们对这些格言的品读,总结格言创作的特点。 明确:语言精练,意味深长;借用修辞,生动形象。 五、创作属于自己的“沙与沫”。

总结:这小小的沙砾和泡沫就是一个美丽的珍珠,让我们把它捡拾起来穿成一串美丽的珠链,用它来装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定会流光溢彩。 六、布置作业。

阅读《沙与沫》这部散文诗集。 板书设计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付颖) 五 等 待 (一)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2.学会从把握重点语句入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等待”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积极的等待观,抵制消极的等待观。 教学重点

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及对重点语句的品析。 教学难点

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解读“等待”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

11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播放吴冠中的几幅美术作品)

这几幅画的作者,在中国画坛上,是一个闪光的坐标,标志着成就、勇气、个性和超越??八十八载春秋飞度,他用如椽巨笔记录了人生的悲喜甜酸,也记录了时代和艺术的沧海桑田。回顾过往,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的,是蓬勃饱满的艺术生命,是认真狂热的艺术激情,是永不停歇的艺术创新。正是这种寻找,使他成为具有深厚造诣和深邃思想的画坛巨匠,使他本该进入老年的生命,呈现出向上跳跃的青春姿态。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幻灯片播放吴冠中照片)

他在挥毫作画之余,又常提笔为文,来抒写画笔难抒之情思。他的散文风格卓异,比许多名家的作品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共同欣赏老先生的一篇充满哲思的美文《等待》(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教师:现在我把这篇文章范读一遍,请大家在我读的时候,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标出你认为关键的语句,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所描绘的“等待”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感受? (教师范读,学生勾画)

教师:你觉得作者所描绘的“等待”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感受? 学生:等待是幸福的,因为可以等来心爱的恋人。 学生:等待是孤独的,因为想见的人不能在眼前。 学生:等待就是一种坚持,为了远大的目标,不离不弃。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自由谈初读的感受。)

教师:你们能够遵循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来谈,很好。看来“等待”一词的背后包含了太多的人生情感,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准确的词语来概括这众多的感受。 学生:人间百味。

教师:是啊,一个“人间百味”便包含了“等待”的所有内涵,接下来,我们就紧密围绕这个词语,展开对文章的解读。

三、深入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对何谓“等待”的解读。

教师:文中哪几个自然段集中描摹了等待的不同场景? 学生:前四个自然段。

教师:请大家选取任意一个场景,用生动的语言将其丰富起来,并在小组间交流,推荐一位写得最好的同学给大家朗读。看谁的描写最富诗意、最有韵味。

(通过课堂上的小练笔加深学生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并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的审美情趣。) 学生写作后交流。

学生:等待是少女的芳心,那闺阁里柔软的思念,那邮筒前倚望的怅然,那庭院深深的迷惘,那人比黄花的忧伤。等待像是一阵风,吹拂着少女的娇容,也吹拂着她跳动的心,划出一道惆怅的美丽。 学生:等待是母亲的牵挂,临行密密缝,针针线线都仿若穿心一般,预支了母亲丝缕的挂念。是那 12

搜索更多关于: 长春版7下整理 的文档
长春版7下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3mz58vpmx423gj8fm3k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