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1.1.1.6.8 表面不平整
表面不平整是指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的现象。产生表面不平整的原因:
(1)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打,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
(2) 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 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表面不平整的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开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1.1.1.7 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1、制定浇筑顺序和浇筑方案。
2、标高实行总体、局部、细部三级控制。 施工方法:
1、为确保无烂根,墙体砼浇筑前先铺一层同配比的砂浆。 2、砼振捣采用行列式,振捣上层砼时插入下层砼50mm
3、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顶板浇筑后,采用4m长铝合金杠刮平,初凝时加强二次压面,对墙、柱边缘处重点找平。
4、用木抹子将墙根部搓平,确保墙两侧标高一致,周边等高。
5、混凝土施工缝浮浆处理作为一道工序进行,弹出剔凿控制线,按线剔凿,将浮浆剔净,露出石子。
主体工程保证了结构尺寸准确、砼墙、柱的垂直度达到5mm,砼平整度达到3mm,感观效果较好,砼表面线条清晰,表面密实,达到主体精品工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