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作业方法 4.2.1 施工准备
电缆桥架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②电缆通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应清理干净,施工道路畅通,盖板齐全; ③电缆桥安装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工作应结束; 4.2.2 预埋件验收
埋入地面或墙面的予埋件应要求土建剔出,然后检查予埋铁布置是否符合设计,固定是否牢固,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验收,并与土建签写交安验收单。安装前校对出予埋件位置后再进行施工,如果予埋铁不合适,采用规格一致的铁板和铁胀管进行固定。 4.2.3 支架安装
4.2.3.1 根据土建专业给出的基准标高,确定电缆桥架标高、立柱位置及立柱长度。依据图纸和现场实际测量尺寸下料。
4.2.3.2 槽钢安装必须横平竖直,切口处无卷边,毛刺。槽钢安装时必须以最低支撑梁为标准,避免安装不能达到水平,预埋件不能满足要求的需加扁铁,误差小于L/1000(L=槽钢长度)。 4.2.3.3 角钢及槽钢支架安装前先检查支架是否符合设计,镀锌层应完整,托架布置间距为2米,间距误差不大于30mm,标高符合设计,垂直度误差不大于5mm,水平误差不大于5mm。 4.2.3.4 安装支架时(或立柱和横担)先在两端各安装一个支架,用线坠、水平尺找好垂直度和水平度,并核对好标高,最后焊接牢固,在两端支架底端和一侧用线绳拉直绷紧,再安装中间的支架。
4.2.3.5 在三通、弯通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架档距,保证电缆敷设完,托架不变形,对于L型支吊架安装前要考虑加斜拉撑。 4.2.4 立柱、托臂安装
4.2.4.1 立柱安装时,立柱距盘孔的距离应适当,并且符合电缆弯曲半径,以便于电缆进线,并且在立柱上焊接角铁用来绑扎电缆。
4.2.4.2 安装前首先检查立柱和托臂是否符合设计,镀锌层完整,立柱布置间距为2米,间距误差不大于30mm,标高符合设计,立柱垂直度误差不大于5mm。
4.2.4.3 立柱安装需使用线坠调整垂直度,确认绝对垂直后先用电焊点焊,再次确认垂直无误后,用电焊焊接牢固,垂直误差不大于5mm。
4.2.4.4 安装托臂时,先用线绳拉水平,然后先固定两端的托臂,紧固螺丝上好平垫、弹垫且
第 9 页 共 20 页
固定牢固可靠。托臂水平误差不大于5mm,托臂垂直误差最大为1mm。 4.2.5 电缆桥架安装
4.2.5.1 安装前检查桥架是否符合设计,无显著变形,若不符合设计或外观变形,影响工艺质量的应退厂不允许使用。
4.2.5.2 桥架采用连板螺栓连接,并加弹簧垫和平垫固定,锯口采用手锯。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托架的外侧。支架应与托架的横撑平行,各立柱上下端伸出的长度应一致。 4.2.5.3 在电缆入盘口处,用电缆托盘或花角铁与托架相连,以便于电缆进盘时的排列,保留300mm以上的宽度通道。
4.2.5.4 桥架直线段超过30米和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时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采用伸缩连接板,由电缆桥架生产厂配套。
4.2.5.5 电缆桥架组装时的水平、平行和垂直度误差应小于5/1000,施工过程中随时用水平尺和线坠进行校验。转弯处电缆托架在安装时应在弯头两侧1m处各安装一个托臂,为防止转弯处托架弯头倾斜,可在另一侧加一个托臂加以固定。电缆托架施工完毕后,每段桥架均应有两点及以上与屋内接地干线相连。 (二)电缆穿线管安装作业程序、方法 4.2.1管路安装前的检查及清理
4.2.1.1 负责电缆穿线管安装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负责电缆穿线管安装前检查。
4.2.1.2 管路材质和规格进行检查:管路材质和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合格证。检查后填写穿线管敷设施工记录,检查合格后使用。
4.2.1.3 外观检查:穿线管外表要无裂纹,伤痕和严重锈蚀等缺陷;检查穿线管的平直度,不直的穿线管应调直;管件无机械损伤及铸造缺陷。
4.2.1.4 内部清洗:用干净布浸以洗料用钢丝带着穿过导管来回拉擦,处净管内积垢,清洗后的导管两端用黑胶布封好,以防止污物进入管内。
4.2.1.5检查和清理工作完成后由技术员和施工人员负责自检并填写穿线管敷设施工记录检查部分,检查合格后安装。 4.2.2支架制作安装
4.2.2.1电缆穿线管支架的间距应均匀,水平敷设时支架间距为1m,垂直敷设时为1.5m,支架安装后其水平和垂直误差不能超过水平长度和垂直高度的1%。
4.2.2.2穿线管支架的定位、找正与安装:按照穿线管敷设要求,选择穿线管的支架型式;根据敷设穿线管的根数及管卡型式,计算出支架的宽度;根据穿线管走向,计算出各支架的高
第 10 页 共 20 页
度;根据计算的尺寸制作支架;安装支架时,按选择的路径和计算好的支架高度,先安装好始末端与转角处的支架,在两端的支架上拉线,然后逐个地安装中间部分各支架;金属结构上的支架使用电焊焊接。
4.2.2.3管路支架禁止直接焊在承压管道、容器以及需要拆卸的设备结构上,严禁焊在合金钢和高温高压的部件上,以免影响主设备的机械强度。在金属结构焊接时要符合焊接专业的相关规定。
4.2.2.4除镀锌角铁做的支架在焊点刷银粉外,其他支架统一刷防腐漆。
4.2.2.5支架安装完成后由技术员和施工人员负责自检并填写穿线管敷设施工记录支架安装部分,报施工处质检员进行检验。 4.2.3穿线管的弯制
4.2.3.1 穿线管的弯制,用冷弯法。使用机械弯管机冷弯的管材化学性能不变,且弯头整齐。 4.2.3.2 穿线管弯制后,管壁上无裂痕、凹坑、皱褶等现象;管径的椭圆度不超过10%。 4.2.3.3 使用弯管机的步骤:将导管放在平台上进行调直;选用弯管机的合适胎具;根据施工图或实样,在导管上划出起弧点;将已划线的穿线管放入弯管机,使导管的起弧点对准弯管机的起弧点(此点可进行计算,并通过实践取得),然后拧紧夹具;扳动手柄弯制穿线管,弯曲角度大于所需角度1~2度时停止;将弯管机退回至起点,用样板测量穿线管弯曲度,合格后松开夹具,取出穿线管。 4.2.4金属软管的安装
4.2.4.1 当电缆出桥架时应用与电缆穿线管规格相对应得金属软管连接,在桥架侧面开孔用金属软管接头与桥架连接,另一头用抱卡式软管接头与穿线管连接。电动机接线盒与穿线管之间应用金属软管连接,并使金属软管的长度适当,固定牢固。 (三).电缆敷设接线作业程序、方法 4.1 施工工序
4.1.1 根据施工环境确定电缆轴架机摆放位置,电缆路径上进行人员安排,然后进行电缆搬运、敷设、固定等工作。 4.1.2施工工艺流程
第 11 页 共 20 页
编写电缆清册电缆搬运电缆检查电缆托架盖板电缆敷设绝缘电阻测试检查验收检查施工条件电缆固定确定电缆路径电缆挂牌
4.2 作业方法和内容 4.2.1 电缆的检查及搬运
4.2.1.1为防止质量低劣电缆给施工质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电缆到现场后,要对电缆进行鉴定,不能以出厂合格证做为凭证。具体“检查措施”由供应部门负责,施工、质量部门协助共同制定,凡检查不合格电缆,要坚决退货,检查合格后做出合格电缆的标识,未经检查的电缆,拒绝使用。
4.2.1.2 搬运前应进行检查,检查规格是否和标志一致,包装和电缆有无损坏,封端是否完好,各部分挡板如有松动、脱落、不牢固者,应予以加固,挡板上的铁钉如有可能损害电缆时,应将它拔掉,电缆盘上的电缆如有松动,应缠绕紧固,如缠绕紊乱时,必须倒轴,如电缆封端破坏,绝缘受潮或有疑问时,应用兆欧表鉴定绝缘情况: 1kV以下用1000伏兆欧表,每千米大于或等于20兆欧;控制电缆用500伏兆欧表,每千米大于或等于40兆欧。
4.2.1.3 电缆盘只能在平坦的地面上作短距离滚动,滚动时应注意方向,按电缆缠紧方向滚动,防止电缆松散,当通过松软的地面,乱石或铁路时,应垫以木板,无保护板的电缆盘在滚动时,应注意外围免受损伤。
第 12 页 共 2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