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的中北部地区呈正相关。图中西北部的数值较大,说明相关性较大。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第13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江淮地区梅雨强度有的地方增大,有的地方减小。此时耀斑活动也最强,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漠河地区不会出现极昼现象。
日前备受国际地质科学界关注的世界第二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井“松科2井”,2016年完成钻井深度5 922.58米,是研究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完成14~15题。 14.此科研井的最深处在什么层(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15.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各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B.只有大气圈和岩石圈有联系 C.研究地球内部圈层只有通过地质钻探 D.地球圈层间存在相互联系 答案 14.A 15.D
解析 第14题,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松科2井”钻井深度为5 922.58米,所以位于地壳。第15题,通过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来研究温室气候变化,说明地球圈层间是相互联系的。
(2019·北师大附中模拟)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磁暴等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下图为“太阳系局部图”,图中M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读图,回答16~17题。
16.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M B.N C.P D.Q
17.与P、Q相比,地球上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C.②③ 答案 16.B 17.B
18.(2019·安徽示范高中月考)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B.②④ D.③④
(1)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3)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答案 (1)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水汽、云量、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3)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