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考研大题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9 23:23: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的边际产出递减。这一生产函数与储蓄率不变,人口增长率不变,技术进步不变的假设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一般动态均衡模型。

索洛模型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强调单纯物质资本积累带来的增长极限,在人口增长率不变和技术进步不变条件下的稳态零增长正是这一思想的的体现。 (四)经济周期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乘数-加速数”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乘数理论”主要是说明投资可使国民收入与就业倍增。“加速数原理”说明收入水平或消费需求的变动会引起投资量更为剧烈地变动。

三、新古典综合派基本的经济政策主张

思考题: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政策主张的基本倾向是怎样的?

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政策主张的核心是“需求管理”思想。“需求管理”就是指政府积极地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对社会的总需求进行适时和适度的调节,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需求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投资、储蓄、消费、政府支出、税收、进口和出口这样一些经济变量。“需求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地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政策主张主要表现为根据汉森的理论提出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汉森所说的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扩大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实行赤字财政,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扩大;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要压缩财政支出,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抑制社会的总需求,造成财政盈余,使两个时期的财政盈亏相互补偿。补偿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经济萧条时期放松信用,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投资及消费等社会总需求的扩大;在经济繁荣时期则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投资及消费等社会需求。

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为了解决严重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新古典学派又提出了许多政策工具实现多种经济目标,即多种经济政策综合运用的策略。

(1)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 (2)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 (3)采用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

收入政策是指通过工资和物价的指导线与管制政策,防止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以避免严重通货膨胀。

人力政策是指联邦政府推出的指导性与培育性的就业政策和劳工市场政策。

新古典综合派从20世纪70年代后第一个特点是,对其理论进行了频繁修改与综合其反对派的某些观点,以弥补其

自身理论的不足。在20世纪80年代后,新凯恩斯学派影响日益扩大,新古典综合派的影响日渐减弱。 四、简要评论

新古典综合派作为一个主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对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思想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对于美国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该学派度凯恩斯经济思想的片面性和实用主义态度,导致了指导美国经济政策时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由于无法解释经济“滞胀”问题,导致了理论上的困境和走下坡路的开端。

第二篇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下的经济学流派

第三章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思考题: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怎样形成?其主要代表人物?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也叫现代货币主义。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流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领袖和奠基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布伦纳、安德森等人。“现代货币主义”一词是由布伦纳在1968年7月发表的论文《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中提出的。

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观念具有一致性:

(1)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会大致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经济受到干扰后会自动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失业率会自动恢复到“自然率”的水准;

(2)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也许会导致不同的通货膨胀率,

但是任何货币供给增长率都可以同充分就业的均衡相配合,也就是说,充分就业的均衡可以处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

(3)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动,在短期内会暂时改变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但是,在长期中,这种实际效应等于零,因此,只剩下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上升。

(4)反对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张长期的货币政策“规则”或事先宣布的“目标”。

自然率假说(natural rate hypothesis):卢卡斯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关于就业、产出、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由政府政策支配的实际因素(如生产、技术等)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观点。

自然率主要是指自然失业率。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尽管短期内,经济政策能够使得实际失业率不同于自然失业率。它是货币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新古典主要的重要基本假设。“自然率”的存在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只有在造成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才能奏效。“自然率假说”从理论上论述了政策作用的有限性,为理性预期学说确立了重要的理论前提。

一、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思想渊源和基本观点 思考题: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思想渊源是什么?

197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因其对消费分析、货币历史和理论方面的成就,并且由于证明了稳定政策的复杂性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著作:《实证经济学文选》、《消费函数理论》、《货币稳

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考研大题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4dkp50hll1cf865breu5a66i6tmib010vi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