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高考生物冲刺大二轮精讲习题:第14讲 - 种群与群落 含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9:46: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跟踪训练(十四)

一、单选题

1.(2018·福建省宁德市质检)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在经历大约一千年的演替后,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B.沙丘演替为山毛榉一槭树林的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被另一个群落的物种代替的过程 D.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解析] 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A正确;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物种的数量增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此此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B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C错误;由于森林中同一位置的食物是有限的,食性相同的鸟为了争夺食物而发生种间竞争,最终的结果是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D正确。

[答案] C

2.(2018·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假设在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的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该家畜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种群增长速率为乙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 C.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家畜,可以在丙点时适当捕获 D.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解析] 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处于增长状态,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项正确;乙表示该种群的最大增长速率,呈“S”型增长的该家畜种群的增长速率为乙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为K/2,B项错误;收获该家畜的最佳时间是超过K/2(如丙点),这样收获后,可使其种群数量降至K/2,以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可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家畜,C项正确;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对应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K值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项正确。

[答案] B

3.(2018·辽宁省大连市模拟)下表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菌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培养时间(h) 酵母菌细胞数量 (×1000个/mL) 0.2 0.4 2 5 10 12 12 1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A.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种群数量 B.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种群增长缓慢 C.可用抽样检测法估算酵母菌细胞总数

D.该酵母菌种群的K值约为12000个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加后维持稳定,表现为“S”型增长,而“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指的是“J”型曲线,A错误;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酵母菌种群数量太少,且对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B错误;可用抽样检测法估算酵母菌细胞总数,C正确;该酵母菌种群的K值约为12×1000个/mL×10 mL=120000个,D错误。

[答案] C

4.(2018·全国统一考试终极预测卷)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

物种a 物种b 物种c 第1年 5 1 0 笫5年 10 2 1 第10年 2 5 3 第15年 0 3 8 第20年 0 3 6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第1~1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低 B.第1~2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

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解析] 表中只列举了3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错误;第1~20年内,物种c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B错误;第1~5年内,物种a

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第10~15年内,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盖,物种a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环境而逐渐消失,D正确。

[答案] D

5.(2018·东北三省四市模拟)某种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如图为不同月份温度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食蚜蝇和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从蚜虫处获得蜜露,并赶走食蚜蝇和瓢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 B.6月之前蚜虫种群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 C.蚜虫种群数量速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增多 D.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4种种间关系

[解析] 蚜虫的活动范围很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因此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A正确;6月之前,蚜虫的个体数量急剧增加,说明其种群生活的环境阻力很小,B正确;已知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6月之后因乔木的幼嫩枝叶很少,蚜虫因缺乏食物来源而导致其种群数量速降,C错误;依题意可知:蚜虫与乔木之间存在寄生关系,食蚜蝇和瓢虫之间存在竞争关

2019年高考生物冲刺大二轮精讲习题:第14讲 - 种群与群落 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4e2u8dixd2nsft0iuth97tl37kv1k00re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